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和心理障碍等。
全球约 5500 万痴呆患者(2020 年数据,WHO),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 60%-70%。全球每年新增阿尔茨海默病约 1000 万例, 预计 2050 年全球患者 1.39 亿。
中国 60 岁以上人群约 3%-7% 患阿尔茨海默病(2023 年数据),患者超 1000 万(全球最多)。每年新增超 30 万例,2050 年中国患者将超 3000 万例。
1、神经病理改变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会出现神经元丢失、神经炎性斑和神经纤维缠结等神经病理改变,导致脑功能受损。
2、神经递质失调
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含量减少,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3、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突变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如 APP、PSEN1 和 PSEN2 等基因的突变与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相关。
4、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有毒物质、头部外伤、教育水平低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5、生活方式因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也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产生一定影响。
1、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的浓度,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2)NMDA 受体拮抗剂:可调节谷氨酸的活性,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兴奋性毒性损伤,适用于中重度 AD 患者。
(3)靶向清除 Aβ的抗克隆抗体: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重庆松山医院全国首批引进)。
还有一些药物用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
2、非药物治疗
(1)认知训练: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和任务,帮助患者保持和提高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2)物理治疗:运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如热敷、按摩、运动疗法等,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3)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应对疾病的能力。
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ous Anastomosis, LVA)是一种新兴的外科治疗方法,近年来被探索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
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原理主要基于改善大脑的淋巴循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重建大脑淋巴液的引流途径,促进淋巴液更高效地流动,以期加速清除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和 tau 蛋白等有害物质,从减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重庆松山医院是一家国家三甲医院标准建设、医教研协同发展的三级综合医院,重庆市医保定点单位。其中,松山阿尔茨海默病综合治疗中心是全国首批、重庆首家「LVA 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多中心临床研究分中心」。
多中心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牵头成立,在全国率先开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综合症。
为惠及更多患者,重庆松山医院此前发起「LVA 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援助 100 名患者征集活动」。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团队对报名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及专业评估,诊断多名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其中,年龄最大患者 85 岁,最年轻患者仅 55 岁,均出现不同程度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生活不能自理症状。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进一步与华西博士付晓红团队及重庆松山医院检验科、放射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泌尿疾病中心等多学科团队联合会诊 (MDT),制定详细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康复方案。
4 月 12 日,重庆松山医院多学科团队为首批多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成功实施 LVA 手术。手术在高倍显微镜下,顺利将患者颈深静脉与颈部淋巴管或淋巴结精准吻合。目前首批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重庆松山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 LVA 手术成功开展,为更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属带来曙光。同时,重庆松山医院将联合华西博士专家团队,重点打造阿尔茨海默病综合诊疗体系,联动内外科治疗手段,夯实术前评估、手术技术及术后管理体系,全方面、立体化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提供全周期综合治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