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培精神奖」从 2017 年设立,已经举办到了第八届,共有 44 位同事获得这个奖项,每一年的推荐、评选与颁奖,都是对道培精神的弘扬,都留住了一些值得传承的年度价值。那些获得这项荣誉的道培人,在陆道培医疗这棵参天大树上缀成闪闪发光的枝叶,交相辉映。
今天我们对 2024 年第八届「道培精神奖」获奖者——曹星玉进行了专访。
曹星玉
陆道培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副院长级)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主任医师
从 2004 年起在陆道培医疗集团工作,2005 年起主要从事血液系统良恶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工作,截止 2023 年 1 月完成 1000 多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例。对各种血液疾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各种移植并发症的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难治复发白血病病例、二次移植、三次移植病例,CAR-T 后桥接移植治疗难治复发 B-ALL,T-ALL/LBL 等。
曾至美国 mayo clinic 进修学习。参与编写《白血病治疗学(第二版)》,参与编写多篇指南,在《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Annals of Medic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matology》《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中华血液学杂志》等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多次在 ASH、EHA、EBMT 等国际知名血液学领域盛会上报告学术成果。
因为对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奠基人陆道培院士的仰慕与敬重,2004 年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毕业的曹星玉,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加入了道培团队。「陆院士不仅有着卓越的学术造诣,其高尚的医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更是深深吸引着我。」谈及初衷,曹星玉仍眼中有光,追随陆院士的脚步来到道培医院,也成为了她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从初出茅庐的住院医到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主任医师,在道培团队工作的 11 年间,对曹星玉主任影响最大的人无疑是陆道培院士。「陆院士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以及创新精神和学科引领能力,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在陆院士的影响下,曹星玉在血液病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实现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逐渐成长为一名患者信任及大家认可的主任医师,也为团队的学科建设和医疗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次在 ASH、EHA、EBMT 等国际知名血液学领域盛会上报告学术成果,并在血液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谈及在道培医院工作期间自身及团队的变化与进步,曹星玉主任感慨万千。刚进入道培医院时,面对复杂的病例和高强度的临床工作,她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道培医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无私的团队精神,让她在前辈们的耐心指导和同事们的互相支持下逐渐成长。
2024 年 4 月 19 日,历时 12 年,陆道培医疗集团造血干细胞移植突破了一万例,成为行业用时最短,达到 10000 例造血干细胞移植量级的医疗机构。面对这样卓越成就,作为团队一份子,除了自豪之外,曹星玉也感受到了更多的责任,「看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患者把生命交付于我们,我们将锲而不舍,竭尽所能去挽救更多的病患。」
从一名小大夫到主任医师的成长过程中,曹星玉在道培这个「家」中感受了温暖与力量。如今,作为病区主任,曹星玉不仅承担着治病救人的责任,更肩负着传承与引领的使命。看到年轻医生们充满热情的眼神,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于是努力将「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心怀仁爱」的道培精神传递给他们也成为曹星玉的责任。「道培赋予我的不仅是职业的成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年轻医生在这里找到归属感,成长为医学领域的中流砥柱。」
对于未来,曹星玉主任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规划和期望,「医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科,未来的我希望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尤其是在血液病领域的新疗法(如 CAR-T 细胞治疗等)上深入研究,力求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她期望带领团队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升道培在血液病治疗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作为病区主任,她希望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优化团队资源配置,促进多学科协作,打造高效、和谐、富有战斗力的医疗团队。她也希望成为年轻医生的引路人,传承道培精神,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做医生是辛苦的,移植后患者 5 年「脱白」复查照片中笑颦如花,会将我们的疲倦一扫而尽。同时我们又是非常幸运的,在道培平台上,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仰望星空,去不断攻克血液病治疗难题。」 说起未来的期望,曹星玉充满期待,希望道培团队持续创新,保持国内领先并迈向国际,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团队,成为国际一流的血液病诊疗中心,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与生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