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类什么样的疾病?该如何对待?如果家人或朋友患癌,我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樋野兴夫 2 月 4 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癌症是一类什么样的疾病?该如何对待?如果家人或朋友患癌,我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
——樋野兴夫
2 月 4 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在我们身边或许就有患癌的亲友,嘉会君邀请到了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嘉会国际肿瘤中心主任、嘉会临床研究机构主任 Dr. Andrew Zhu(朱秀轩教授)帮助大家了解那些与癌症相关的「传言」真相,让我们跟着朱教授一起读懂癌症吧。
预防篇
癌症没办法预防,也没办法根治?
解答:否。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的膳食习惯、酗酒、压力过大、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则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通过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癌症,会传染?
解答:否。
(一)癌症是由于体内细胞基因突变而产生,并不传染。
(二)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状病毒、肝炎病毒、EB 病毒等)可能会传染。
(三)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状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癌症,会遗传给下一代?
解答:有可能。
绝大多数(90% 以上)肿瘤是不遗传的,主要是后天基因突变导致,部分癌症存在家族遗传倾向,有以下这 4 种癌症家族史的需要格外留心:
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大约 30%-50% 的患者有易感基因的突变,表现为结直肠多发性息肉,多在青春期开始发病,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极高。
「林奇(Lynch)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发生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显著增加,约占新诊断结直肠癌病例的 3%,子宫内膜癌 2%,发生卵巢、胃、小肠、乳腺、前列腺和胰腺等其他肿瘤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 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 1.5~3 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 7 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要特别注意自查,如果发现乳房肿块、溢液等早期症状,要早期诊断和治疗。
胃癌:目前唯一与遗传相关的胃癌是「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发生率低,一代或两代人中至少有两人患病,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 50 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可考虑遗传性胃癌。在我国,胃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即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得胃癌的患者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 3 倍,可能与感染幽门螺杆菌(HP)有关,有胃癌家族史者应及时监测治疗 HP 感染。
肝癌:肝癌的发生涉及多种重要危险因素,包括 HBV 感染、慢性 HCV 感染、遗传性血色病以及肝硬化。临床数据显示,超过 50% 的肝癌由慢性 HBV 感染引起,20% 由 HCV 感染引起。乙肝病毒是诱发肝癌的高危因素,相当比例的肝癌会出现家族聚集的情况,这类患者的亲属也要更加注意早期筛查。
还有很多癌种都有遗传倾向,在此不能一一列出。对于癌症的遗传倾向,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加强筛查,但也不要过于焦虑。科学研究表明,尽管部分癌症具有遗传倾向,但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情绪,加上定期的针对性的防癌体检,可以很大限度地防治肿瘤。
家族中有人患癌,其他成员都该把能够检测出肿瘤的检查项目都做一遍?
解答:否。
对于具有遗传倾向和家族性聚集性的癌种,需要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早期筛查,定期体检,早期干预。
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癌种,家属可进行相关肿瘤敏感基因的检测,若携带这类基因,出现症状时应尽早干预。如 BRCA 相关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高达 20% 的患者存在 BRCA1 或 BRCA2 突变,使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为中度至高度,从 18 岁开始的定期乳房自检有助于发现变化,而且应在 25 岁开始每 6-12 个月进行 1 次临床乳房检查。
对于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癌种,例如胃癌和肝癌,可进行幽门螺杆菌及乙肝病毒检测,尽早治疗。
但是对于一些遗传风险很低的癌种,家属没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深度的防癌体检,因为目前很多癌症的检测手段的特异性及灵敏度都有限,在低危人群中进行过度的筛查会导致「假阳性」率增加,不仅增加了心理负担,还可能多受许多不必要的辐射。
多吃保健品、补充剂就算对预防癌症没有好处,也不可能有害?
解答:否。
现在很多年轻人由于生活节奏快,作息及饮食习惯非常不健康,但又希望通过大量吃保健品的方式来保证维生素及营养的摄入,这种方法其实并不提倡。保健品要适度,否则过犹不及。长期吃保健品,未必有益,甚至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影响脏器功能。
治疗篇
只要把肿瘤切除就会好了,放、化疗毒副作用太大千万不要做?
解答:否。
即便手术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肿瘤也可能有残留导致复发。是否需要进行放化疗需要个体化的综合评估,根据国际治疗指南来制定整体治疗方案。
听说现在免疫治疗效果特别好,副作用还小,坚决不要化疗只做免疫治疗?
解答:否。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确实展现出了不容小觑的实力,尤其是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达到临床治愈,使得免疫疗法备受推崇。
但在临床治疗中,即便通过预后标志物筛选,也不是每位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不同癌种治疗反应不同,有效率约 10%~30%),免疫联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可能改善疗效,需要结合临床研究数据及患者的耐受性综合考虑。目前手术、化疗、放疗等还是临床一线治疗的主要手段,需要依据循证医学制定整体治疗策略。
发现早期肿瘤或结节,必须尽早切除或治疗?
解答:否。
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时常会碰到这样一类患者,体检检查出小结节会有比较大的心理负担,希望能够尽快手术切除或者治疗。但并非所有结节都需要处理。有些结节是炎性的,即使不做处理也有可能会自行消退,有些结节是良性,不会转化为癌症;有些虽然是恶性,但生长缓慢,不影响生活,可能暂时无需处理,定期随访即可。
对于早期癌症患者来说,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治疗。例如有研究显示,接受「保乳手术+放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相比于接受手段更激进的「乳房切除术」的患者的复发率反而更低,生存时间也更长。因此,建议找肿瘤专科医生进行咨询,综合判断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肿瘤患者必须忌口,发物不能吃、辛辣不能吃,保健品可以适当吃点?
解答:否。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攀升,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也越来越被关注。
有数据表明,在我国,胃癌、肠癌和胰腺癌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高达 70% 至 80%。事实上,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肿瘤治疗的临床决策,确实还会影响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因此,肿瘤患者不应盲目选择「饥饿」疗法,或过度担心吃「营养」食物会使肿瘤发展,而应该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确保各类食物均衡摄入。
多项研究中得出对肿瘤患者的饮食建议包括以下三点:
(1)避免肥胖;
(2)限制红肉、加工肉类、甜食和含糖饮料,保证水果蔬菜的摄入量;
(3)避免滥用补充剂。目前为止,还没有某种补充剂能够显示出令人信服的功效,因此不推荐肿瘤患者自行增加保健品的摄入。
晚期癌症,治疗也没用?
解答:否。
由于治疗手段的进步,肿瘤成为慢性疾病的愿望越来越有实现的可能。以黑色素瘤为例,10 年前远处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 5 年生存率低于 10%,但随着靶向药物开发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问世,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使用双靶联合或免疫联合疗法,黑色素瘤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可大幅提高至接近 40%。
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希望肿瘤患者们能够积极接受治疗,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要正视癌症,积极调整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实现与癌症的「和平共处」。
以上就是本次「世界癌症日」科普问答的全部内容,感谢嘉会国际肿瘤中心主任 Dr. Andrew Zhu 提供的专业解答,希望对每一位阅读此文的读者都能够有所帮助。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