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中旬,正值新冠疫情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封闭管理期间,52 岁的潘大姐从梧州乘坐网约车赶来桂医二附院胃肠外科,请医生治疗好她肚子里的一个「大麻烦」。
原来,前不久潘大姐在梧州岑溪本地的医院检查时发现胃腔多发息肉,其中胃底见一较大的息肉,大小约 3×2 cm。由于家族中有过胃癌病例,潘大姐一家非常紧张,便找到桂医二附院胃肠外科一病区主任陈伟寻求医治。
陈伟听完病人简单介绍病情后,认为是有手术适应征的,同时也把当时临桂区的疫情防控情况告知潘大姐。
潘大姐和家人商量后还是决定上桂林来,但当时梧州直通临桂的客车已经停运了,她们就乘坐网约车到了医院。在这特殊的时期里,病人的这份信任,让陈伟及团队人员尤为感动。
病人入住胃肠外科一病区后,科室予以完善术前全面检查,当胃镜检查结果回报后,发现胃腔有多发密集的息肉,个数超过 100 枚,但均集中在胃底和胃体部,胃窦部和十二指肠均未见息肉。
病理示:(胃底活检)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异型增生)。
这样息肉分布非常罕见,本科室团队不乏工作 20-30 年的主任医师,但大家均未见过这种特殊胃息肉病。经过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大家充分讨论后,最后确诊为:胃腺癌和胃近端息肉综合征(GAPPS)。
GAPPS 是一种罕见病,是一种被新兴定义的疾病,可显著增加胃底腺息肉(FGPs)发生浸润性胃腺癌的风险。
与家族性腺瘤病息肉病等其他胃肠道息肉综合征不同,这一种疾病的息肉局限于胃体和胃底的泌酸黏膜,其典型的组织学表现为大的胃底腺息肉(FGPs)伴低度和高度异型增生。
病人的家族史、胃镜表现和病理结果,均与 GAPPS 的诊断标准相符。病人有明确的手术适应征,但手术方式如何选择又是一个问题。
鉴于病人的胃镜病理尚无癌变,并考虑到病人术后营养问题,经科室团队术前讨论后,选择了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重建的术式。
这是近年来新兴的热门术式,既能避免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问题,又能有很好的抗反流作用。
11 月 20 日陈伟率手术团队为病人成功实施了医院首例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重建术,术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非常顺利,无并发症发生,进食后无反流症状,于近日康复出院。
这体现了科室团队对罕见病、少见病、复杂病症的诊疗能力,和积极开展新技术的进取精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