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放开,国家要求所有的医疗机构做好准备,不得以核酸阴性、阳性来区分来接诊,医院最先受到了冲击,一大批医务人员相继感染新冠。
12 月 17 日,徐州仁慈医院党委组织,院领导亲自到临床慰问医护人员。党委副书记、业务院长石荣剑,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时念文,副院长舒鹏一行先后到病房楼手外科、烧伤科、创面修复科、综合内科等进行慰问。院领导询问了解目前各个科室的困难与需求、住院患者新冠感染情况,关心阳性医护人员及家人的身体状况等。
我院已确诊医护人员急需大量退烧药,目前院内供不应求,石荣剑副院长作出重要指示:「一定要保障医护人员用上药」。
医生和护士带阳上岗
我院急诊科和发热门诊接诊的患者每日超 100 人,急诊科主任郭文峰和护士长赵荣芳均感染,护士队伍几乎无一幸免。病区的医护人员也没能抵挡住新冠病毒的袭击,倒下了一大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依然是医护人员扛下了所有,他们有的人确诊阳性了休息两三天就返岗,有的人确诊阳性了仍坚持在岗,发烧了就躺下,烧退了就工作。
以创面修复科为例,科主任刘衍松说,护士队伍 11 人目前仅余 3 名护士没感染,科室实行 4 班倒,6 小时轮休制,确保科室正常运转。阳性的医生烧退了就返岗,保证住院患者的诊疗需求。
12 月 16 日早上,烧伤科主任黄振带着一群阳性医生做好防护常规查房,引起了全院的注意。似乎听起来有点夸张,确有此事,目前烧伤科的医生团队 7 人只有 1 位医生未感染新冠。那么,如何确保科室正常运转?黄振主任和科室的其他医生直接住在值班室,烧一退就干活,发烧了就躺下。
几乎所有的科室都是如此,医生和护士确诊阳性了,在做好防护措施保护患者的情况下,继续为患者进行诊疗和护理。
苦吗?累吗?他们一边咬着牙和病毒较量,一边守护着患者。
检验和环境消杀工作量倍增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是确诊新冠病毒的首选标准,而检验人员也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
之前实行混采,我院检验科一天要处理 3000 份左右的核酸样本,取消混采实行单管后,核酸检验工作量加倍,增长到每天需要处理 6000 份左右的核酸样本。
检验科共 22 人,其中 8 人在已经确诊阳性的情况下熬过发病期最难受的时间段后带病上岗。检验科主任马晓东和组长邢乐文,几乎没日没夜地坚守在化验室。化验室的每日核酸检测事项都坚持亲力亲为,唯恐出现丝毫的差错,监督和确保检测数据能及时、准确、有效的反馈。
环境消杀和医疗废弃物转运工作也随阳性人数增多而困难加大。病服科主任张梅反映,目前环境消杀组成员 5 个人 24 小时连轴转,住在医院,手机 24 小时保持畅通随时待命。尽管已经安排分区消杀,由于医院面积大,阳性涉及范围广,每天消杀达 30 余次。物业公司的师傅来回转运医疗废弃物,到晚上八九点才下班。
与我院合作的物业公司经理以及工人师傅们,毫无怨言,每天辛苦工作,仿佛他们身上也扛着责任与使命,与医院同在,与患者同在。
医院发放药品等暖心礼包
疫情放开的这段时间,医院党委工会为员工们发放了「暖心大礼包」,包含中草药包、关怀卡片、75% 酒精擦拭包。确诊阳性、居家隔离的「暖心大礼包」中,还增加了 VC 及常用退烧药。
药学部副主任王婉婷说,科室第一批感染的 8 人已返岗,科室人员更多的是轻伤不下火线,尽最大的努力保障药品发放。现阶段,疫情防控应急药物需求激增,药品供应保障工作存在较大压力,中医科专家和中药师拟定防疫药方,中药房加班加点打包熬制防疫汤剂,满足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防疫需求。
感染的人数仍在持续增长甚至即将爆发,第一批感染的人已经返岗,相信我们一定能赢得这场「接力赛」。感谢全院员工为疫情防控工作所做出的努力和奉献!让我们一起行动,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