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胸痛,到医院一查,胸中纵隔之上,有个乒乓球大的肉球,54 岁的孙女士在基层医院被告知患癌症可能性大。不过因为「乒乓球」状肉球位置刁钻,取样困难,一直未能确诊。
最后,她辗转来到武汉市肺科医院。在这里,配备了超声探头的超声支气管镜恰好能堪当「带路」取样重任,并从「乒乓球」中取出一滩「蛋液」。大显身手的超声支气管镜,是呼吸内镜领域的前沿设备,解决了传科统气管镜只能进行「盲穿」的问题。
上周,孙女士到市肺科医院就诊时,除了胸闷、胸痛,她还满怀忧虑。因为几家基层医院未能对生于纵隔之上的「乒乓球」肉球进行取样,「癌症」两字,这几个月一直萦绕在她心头。
武汉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主任靖秋生介绍:纵隔这一特殊区域,距离心脏、大血管等重要器官、组织较近,若此处发生病变,只能看到气管、支气管内病变的常规气管镜便显得无能为力,这给穿刺取样带来较大难度。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一种带超声支气管镜。
超声支气管镜是近 20 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支气管镜新设备。它虽行走在气管,却能通过超声定位支气管外的病变的具体位置,清楚地显示气道外纵隔内血管、淋巴结以及占位性病变的关系,在它的引导下,医生可以避开血管,通过针吸和活检获得相应部位的细胞和组织,从而达到确诊疾病的目的。
靖秋生主任立即为孙女士安排了超声支气管镜检查、取样。很快,医生胡智敏、吴鸣镝就通过进入气管的超声支气管镜,精准定位到了,导致孙女士胸闷、胸痛的「乒乓球」,它位于一段气管外壁旁的纵隔上。之后,在超声探头的引导下,医生用针头刺穿气管,精准刺中气管壁外纵隔上的「乒乓球」。抽样发现,「乒乓球」内是黄色液体。最后检查确认,是液化了的结核病灶。
排除了癌症嫌疑,「乒乓球」内液体也已被抽干净,孙女士胸闷、胸痛症状迅速缓解,并于昨日顺利出院。之后,她只需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即可。
在省内,武汉市肺科医院是少数几家拥有超声支气管镜设备和技术的医院,通过它们的精准引导,解决了传科统气管镜只能进行「盲穿」的问题,避免了对周围大血管的损伤,提高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位于气管或支气管外的病变检查、取样,将不再有「盲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