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王婆婆(化姓)来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治疗结核病,市肺科医院医生仔细检查却发现是肺癌。好在,外科迅速手术,已于前天,将肺癌消灭于萌芽,实现临床治愈。
婆婆感言:误以为是结核来肺科,却因此治对了病。目前,肺癌与肺结核的重要筛查手段之一是 CT 等影像学检查,但部分空泡型肺腺癌、空洞型肺鳞癌,长得跟结核病类似,极易混淆。
王婆婆今年 68 岁,前不久在体检中发现,右肺上叶阴影。在我市一家医院就诊后,医生根据相关检查结果,认为她患上结核病的可能性极大,于是根据结核病「专病专治」的政策,将婆婆转到武汉市肺科医院。
武汉市肺科医院医生发现,婆婆的肺上病灶,可见片状高密度影,还有散在的空泡,与结核病虽有几分相近,但仔细观察,却又与空泡型肺腺癌更为接近。于是,武汉市肺科医院肺结节健康管理工作室召集外科、呼吸科、肿瘤科、放射科等众多关联学科专家进行会诊,会诊结论是:右肺上叶肺腺癌可能性极高,建议立即手术治疗。
手术由外科医生蒋钰辉操刀,行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术中病理结果证实,确实是肺腺癌,临床分期为ⅠA 期。
ⅠA 属于Ⅰ期中的 A,是肺癌的初期阶段,鉴定标准是肺癌对周围组织的浸润超过了上皮细胞的基底膜,但是在显微镜下,浸润的面积没有超过 5 mm,因此又称为微浸润。此时,手术切除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常不需要进一步的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术后,王婆婆后怕又感慨:被当成结核病患者,转到市肺科医院,却因此而治对、治愈了肺癌,真像「上错花轿嫁对郎」的剧情。
事实上,王婆婆也没「上错花轿」,早在 2019 年,武汉市肺科医院就汇聚外科、肿瘤科、放射科、呼吸科、结核科等众多关联学科的专家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第一个肺结节健康管理工作室,其目的就是明辨各类结节性质,因「节」施策,精准治疗。许多伪装成结核病、炎症感染的癌变结节,被确定身份,遭精准打击、消灭,许多肺癌早期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2022 年全国癌症报告》、《2021 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我国肺癌发病 82 万,居各恶性肿瘤之首。我国结核病新发 84.2 万,据世界第二。目前,肺癌与肺结核的重要筛查手段之一是 CT 等影像学检查,但部分肺癌长得跟结核病类似,极易混淆。于是,当患者被某医院推荐到武汉市肺科医院进行结核病排查时,被高度怀疑是结核病的病灶,最终结果,有时可能是肺癌,这值得部分患者注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