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这个全球致盲率最高的眼疾病,相信很多数人不会陌生,谁的身边还没有一两个患上白内障的亲朋好友呢。
而且,从概率上讲,只要人类活的足够长,每个人都会得上白内障!说到白内障,不得不说的一个眼睛重要部位——晶状体,它可是人类得上白内障的罪魁祸首。
晶状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必经之路,它是由 65% 水和近 35% 蛋白质和少量矿物质组成,外形是一个双凸面镜,前边平缓,后面陡峭,呈透明状,没有血管,还很有弹性,就像一个透明的橡胶球。
正常情况下,眼睛接触到的外部光线必须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人眼就会清晰的看到外部世界。
当晶状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发生变性时,晶状体就变得不透明,光线无法透过它成像到视网膜,人眼就看不清外部世界。
而通常蛋白质变性时,晶状体会由透明变成乳白色,眼球呈现出白白的样子,所以说,晶状体变成白色的障碍,阻挡光线进入眼睛内部,简称「白内障」。
至于为什么晶状体的蛋白质会变性,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老化。
跟人体的其它器官、组织一样,晶状体一样会有自己的工作年限,因人而异,有长有短,所以说,有的人 60 岁才得白内障,而有的人 40 岁可能就得了。
其中缘由,与晶状体独特的生理结构和工作机制密不可分。
可见,晶状体内部是一层一层的细胞纤维组织形成,很像大树的年轮,最中间的部分年龄最久,最外层的部分最年轻,年老的纤维组织不断被年轻一辈挤压生存空间,向中心部位迁移,随着时光流转,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最中央。
失去活力的纤维组织逐渐变性变质,失去清晰透明状,成为乳白的屏障,至于光,一丝一毫也别想往里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