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疫情严峻,多个区域实施封控。对于孕妈们来说出行就诊变得更加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孕妈妈们会关心,能否减少去医院的次数?能不能推迟产检呢?
○ 孕妈妈的身体状况
孕期已经出现高风险因素的孕妈,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或其他严密监测的孕期并发症等,建议按照遵医嘱产检,甚至酌情增加产检次数。
○ 孕周
除以下产检项目外,孕妈可以根据孕周,和医生沟通过情况后,酌情在范围内适当推迟产检时间。
如果孕期出现阴道出血、阴道排液、腹痛、组织物排出、严重孕吐等意外情况,需要及时就诊检查。
B 超确定宫内妊娠后,孕 11 周-13 周 6 天的 NT 产检和无创 DNA 检查(唐氏综合症血清学筛查)建议按期产检。在无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其他产检可以酌情考虑延迟。
无异常情况下,不能延迟的产检项目有:
- 孕 20-24 周的 B 超胎儿结构筛查(大排畸);
- 孕 24-28 周的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孕 28-35 周阶段,建议两到三周进行一次产检,如孕妈状态及胎动均好,可适当推迟;
-孕 36 周后,建议每周一次产检。
每次产检后,要注意和主诊医生沟通个人情况,及时调整下一次产检时间,可以适当延迟产检时间,同时自我监测胎动。
在出发去产检到产检结束进家前,全程佩戴口罩不要摘下,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不要使用带阀门的口罩及棉布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全程尽量减少手部和陌生人、医院仪器、栏杆、座位等的直接接触。
没有洗手前不要触碰口鼻、眼睛等部位,防止接触感染。回家后需先仔细清洁双手,按正确方法摘去口罩,脱去外衣后再次洗手。
为减少感染风险,孕妈妈产检时尽量选择个人交通工具,避免接触看不到的感染风险。
严格遵守候诊时间,避免等候时人员聚集造成感染风险增加的可能性。
疫情期间,为了孕妈妈的健康和安全,重要的家居环节也需要多注意。
孕妈妈注意避免到人群集中处,减少外出,不参加聚会。居家要注意卫生和消毒,避免生食。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受疫情影响,居家隔离期间要注意调整生活作息,养成规律生活,避免晚睡晚起造成的生物节律紊乱。
适当运动,孕期保证一定活动量,帮助避免体重快速增长及平稳餐后血糖,推荐的运动有饭后散步、孕妇瑜伽等。但需要注意不要受伤,强度以耐受为准,如果不舒服就不要勉强。
孕妈妈在家也可以做好个人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并记录。
妊娠晚期容易出现血压升高、下肢水肿等情况,在家可以自我检测,如果发现血压升高,或者出现头疼、头晕、胸闷、眼花等症状,需及时联系医生或者就诊。
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需要均衡饮食,适当锻炼,按医嘱监测血糖,并将血糖监测报告通过线上反馈给医生,及时调整饮食及监测方案。
每天宅在家里,很容易控制不住饮食和体重,孕妈妈可以通过每周测量体重做好记录和监测,有意识地将体重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有利于分娩也有利于产后恢复。不同体重基数的孕妈妈,体重管理规划也不相同。单胎妊娠的孕妈,如果每周体重增长超过 1 斤,并无法控制,建议及时就诊。
进入孕晚期的孕妈妈,需要有意识地检测宝宝的胎动情况:每日早、中、晚在固定的时间内各数 1 小时,动一下计数 1 次,连续性胎动也只计为 1 次,3 次相加乘以 4,即为 12 小时胎动总数。
胎动记数 12 小时内处于 30~40 内,每小时 3~4 次以上,表明胎儿情况良好;如果 12 小时内小于 10 次或者每小时小于 3 次,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注意,胎心音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代替胎动计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