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 68 个日夜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大兴新生儿科成功救治一例月龄 27 周+2 天、体重仅 960 克的超早产儿,刷新了医院救治新生儿住院时长最长、孕周最短纪录。
「患儿呼吸困难,快!准备复苏抢救,插管、高频呼吸机给上,脐静脉置管营养支持......」
2021 年 10 月 23 号,不足 7 个月(孕周 27+2)的超早产儿——点点,提前「报到」。由于超早产,点点肺功能先天性发育不全,低体温、呼吸窘迫、感染严重...... 命悬一线,新生儿科联合产科医护立即实施复苏抢救。
点点出生时体重极低,只有 960 g(不足两瓶矿泉水的重量),身长仅为 36 cm(不到四个拳头的大小),半边脸被压得青紫。
作为医院接诊孕周最短的超早产儿,毫无疑问这是场生命救援的「持久战」,对于点点、家人、医护都是不小的考验。
在医护的全力抢救和密切监护下,仅用 4 天,点点就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辅助通气,感染指标下降,鼻饲肠内营养从 0.5 ml/3 小时滴入,增加到 3 ml/3 小时,病情趋于平稳。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点点的顽强第一次展现,她成功挺过了「呼吸关」。
爸爸:「点点,一定要加油!我们在等你。」得知这个好消息,家属依旧面色凝重,因为后续治疗过程艰难漫长,且医疗费是最棘手的实际问题。
点点的父母都 20 出头,皆为外省来陕务工人员,上有双方年迈父母,下还有 5 岁、3 岁的两个女儿,一家人靠他们打临工供养,没有医保。
庞大的医疗开支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压得这对年轻父母透不过气,新生儿科张磊主任和主管医生安婷婷得知困难后,及时向医院汇报,寻求帮助。
「这是一条生命,我们必须全力救治。」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开会强调,要想尽办法帮助点点一家。
儿科中心王玲主任,院办吕荣涛主任多次与家属推心置腹地沟通,从宝宝向好发展的病情状况,我院救治能力、国内救治现状及后遗症风险等方面逐一分析,让家属全面了解情况,并给予其信心。
医保办高建华副主任第一时间与当地医保办联系,为其解决后续医保报销问题。
儿科中心医护发起爱心募捐,用于救治点点。
当父母第一次进入监护室,见到躺在保温箱里「素未谋面」的女儿,小小的身子,用尽全身力气呼吸,起伏有序的肚子,竭力想睁开的眼睛,她在拼命告诉父母「我想活,我能活!」
那一刻,父母瞬间「破防」,止不住地泪奔。爸爸现场为宝宝起名「点点」,寓意宝宝的生存之路是大家一点点努力「铺」出来的,「点点,一定要加油!我们在等你。」看完孩子,爸爸坚定表示,无论多么困难都不会放弃,回去就多打几份工,给娃赚奶粉钱。
要论对娃的用心、尽心 ,新生儿科的医护们「当仁不让」。「人均爸妈」的他们见证、记录了点点很多「第一次」,出生第 3 天,点点第一次睁眼,开始朦朦胧胧地「认识」世界;
为了锻炼点点口腔肌肉,尽早经口喂养,边改维护士长早早就把非营养性吸吮提上日程,为她「私人定制」专用最小型号的安抚奶嘴,比足月宝宝「标配」要迷你很多。
每天用棉签蘸取母乳涂抹口腔,让点点「尝鲜」,配合细致地口腔、腹部按摩。
经过 1 周的早期干预,出生第 15 天,点点第一次成功「吃奶」,也意味着她 29 周顺利过渡到经口喂养阶段。
「由于点点带着呼吸机和胃管,喂养时要格外小心,奶水剂量精确到 0.5 毫升,一次加一点,喂一会,停一下,要轻点再轻点;
喂奶后,为预防奶水返流,对宝宝体位有严格要求:头高脚低,翻身拍背,我们通常调整半小时的侧卧位,一小时的俯卧位。」
边护士长介绍,点点由专人护理,喂奶每隔 2 小时进行一次,一天下来,医护要围着她「团团转」。
点点也很「给面子」,体重 1 kg、1.09 kg、1.19 kg......20 天时间增长了 220 g,每一克的可喜变化都是医护精心护理的结果,11 月 23 号点点满月时,已完全脱离呼吸机,可以在保温箱内自主呼吸,点点又一次「通关晋级」。
随着点点生长发育,脐静脉慢慢闭合,为了继续满足静脉营养连续供给,医护决定为她 PICC 置管,要在只有「拇指一般粗」的极细胳膊上,精准找到「细如发丝」的血管,并成功植入导管,医护就好比要带着放大镜、稳定器、导航工作。
还有防感染、防出血、防压疮、防血肿、防并发症的层层「关卡」考验,一点也不能马虎大意,在留置期间,因为水胶体的保护,加上医护每天专业「SPA」和「皮肤管理」服务,点点的皮肤没有一点伤痕,也无血管血流感染并发症发生。
当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时,11 月 27 号,波折出现了。
点点虽有精心护理,但孕周小经口喂养仍有返流,加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免疫力低,还是发生感染,「看到养了这么久的娃,突然呼吸困难、精神差、发热、我们心一下就揪住了,只有一个念头:绝对不能让她出事。
我们开始更精心护理,气管插管、禁食、血培养、用药、鼻饲、吸痰...... 娃也真是争气,坚强得很,1 天很快感染控制。
张磊主任行腰椎穿刺术,排除中枢神经是否感染。
此外,从点点出生起,新生儿科就制定了全面、精细的发展性照顾。
每日几次鼻腔清理、全身清洁,保持干净,呼吸道通畅;
早早地进行吸吮锻炼、口腔干预、腹部按摩、皮肤护理;
袋鼠式护理及家庭参与式护理,增进母女感情(有育儿经验的宝妈,一天内学会了拍嗝、抚触、喂奶、换尿布、观察病情等)
张磊主任还从听力、视力、神经、体格发育等进行全面专业的评估,制定后期随访计划,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干预,预防超早产儿并发症,消除家属顾虑。
12 月中旬,出生近两个月的点点,坚强挺过了体温关、呼吸关、黄疸关、喂养关等,她在健康成长。
护士长:「不想给了,咱娃真挺争气的。」
12 月 30 号是点点出院的日子,女娃娃在大兴平安度过了 68 个日夜,「胖了」一倍多,体重从 960 g 增长到 2115 g。
出院前,张磊主任、边改维护士长及主管医生安婷婷与家属反复沟通,清点为娃准备的专用衣服、体重秤、便携式监护仪、氧气罐、奶粉、药品......
因为疫情,点点父母只能在院外等待,安医生楼上楼下跑了几回,取衣服,办理出院手续,一切安排妥当;
点点被裹成粽子一样放进推车,全程兴奋得很,大眼睛忽闪忽闪,听话地配合医护对她「动手动脚」。
两人安全护送点点到院外交接,给父母交代、指导、再叮咛,生怕忘记要点。当天室外 0 度,她们只穿了单薄的手术服和隔离衣,当把点点交给父母的那一刻,护士长玩笑道:「不想给了,咱娃真的挺争气的。
「你别说了,我眼泪都出来了。」安医生双眼红了,抱着娃不想撒手,看着用心血养育 68 天的娃,平安、健康地回到父母身边,新生儿科医护们圆满了。
即使回家,护士长继续「云养娃」。当晚,她和点点妈语音电话询问情况,再次交代注意事项,把药品列成清单发过去一一剂量、频次、时间、用法等,标记得清清楚楚。
点点再一次展现了她惊人的适应能力,回家一点意外没发生,氧气罐还原封不动被闲置。
祝愿点点健康、快乐、平安长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