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7-25
原创

看了全网爆火的《抓娃娃》后,劝人高考学医的理由又多了 1 个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部由国民喜剧 CP 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抓娃娃》刷屏了。

不少人在看完后,笑称这是中国高考版《楚门的世界》,但笑过之后又忍不住叹息。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对富豪父母在「大号养废」后,选择「穷养」小儿子马继业的故事。

无人在意一个少年的所思所想,连观众都自嘲被中式教育腌入味,当看到马继业为了反抗父母的束缚高考交了白卷,二战考了 705 分却报了体育大学时,第一反应居然是这孩子在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

18 岁,一场考试,一个志愿…… 这几个词的分量太重了,承载的不只是 12 年埋头苦读的日日夜夜,还凝聚着父母的殷殷期盼。而在 2024 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浪潮中,医学类专业的热度居高不下。作为过来人,曾是高考佼佼者的北京和睦家的医生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高考从医之路呢?

都说医生是一个收入稳定、越老越吃香的铁饭碗。但事实上,不是医生越老越吃香,而是对医学满怀热枕的人,努力让自己的热爱闪闪发光。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8 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的翟梦瑶医生,自从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协和的报道后便心驰神往,仅此一眼,青瓦红墙的九号院就在心里生根发芽,而她想用自己的努力让梦想开花结果。作为中国顶尖的医学院之一,也是无数医学生眼中的象牙塔,个中艰辛可想而知。无数个寂静深夜的挑灯奋战,多少次晨光乍泄的反复诵读,但因为热爱,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而高考上岸,仅仅只是在医学海洋中裸泳的开始。

很多医学生自嘲,高考用超一本线的分数,只为成功让自己在大学重新过上高三的生活。

看了全网爆火的《抓娃娃》后,劝人高考学医的理由又多了 1 个

普外科 翟梦瑶医生

在同样是协和临床医学 8 年制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的陆菁菁医生看来,医学之路,从来不是一条铺满玫瑰的坦途,反而充斥着枯燥、繁重、乏味,甚至让人心生退意。有太多人怀揣梦想乘兴而来,却在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求知中败兴而归,惊觉自己选错了专业。

但正是这份不易,筛选出了一批真正热爱医学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身影。

天赋很残忍,但热爱很公平,热爱如同匠人手中的铁锤,不断敲打、雕琢,去除杂质,才能锻造出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

如若缺少这份热爱,即便最后成为医生大概率也会是一种煎熬,每勉强自己一步,只会让希波克拉底誓词生锈一层。

看了全网爆火的《抓娃娃》后,劝人高考学医的理由又多了 1 个

放射科 陆菁菁医生

《2021 中国医疗人才发展报告》的一组数字,勾勒出医学生在理想和现实间徘徊的剪影。报告显示,有 65.2% 的医学生考虑毕业后转行,其中 11.7% 的医学生表示毕业后不会从医。吊诡的一幕出现了,报考人数逐年上涨,毕业后忙着转行,成了医学生群体面临的困境。复杂的医患关系、严峻的晋升机制以及家庭与职业难以平衡的难题,都可能让原本那颗一往无前的心,被现实压得粉碎。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7 年制的戴利医生,也曾在从医之路上被无力感和挫败感击中,一度产生过动摇。刚入行时的她是满怀激情的整形外科医生,可命运的捉弄让她遭遇了无法言喻的打击——尚在腹中的宝宝被诊断为唇裂。

那一刻,她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量,对医学的信仰也摇摇欲坠。「为什么要让整形外科医生的孩子出现唇裂畸形?我第一次觉得即使成为全中国整形外科最好的医生也没有意义,因为我救不了我的孩子。」

而医患纠纷的阴影更是让她心灰意冷,看着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在门诊被曾经救治过的患者砍伤,她没办法无动于衷,选择离开热爱的医学事业。

可当她选择脱下白大褂,远赴澳洲后,几乎每天都会有以前的患者发消息问她什么时候回国,内心潜藏的不甘、不舍再度涌现。「我们等你继续回来给我们做治疗。」兜兜转转,戴利医生还是回到了国内,入职了北京和睦家,重新成为一名整形外科医生。

康德说:「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能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人生多艰,说放弃很容易,但医生偏偏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轻易说放弃的职业。

看了全网爆火的《抓娃娃》后,劝人高考学医的理由又多了 1 个

医疗美容整形外科 戴利医生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 8 年制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的王雅楠医生提到,高强度工作、休息不足、付出和回报不等都可能会磨光入行时的初心,做医生如果共情能力太强的话,时间久了,会很想做一份他人的痛痒与自己无关的工作。但医院里的每一次相遇擦肩,是萍水相逢,也是性命相托,无法割舍,难以放下。是啊,每一份坚守背后,都可能有咬紧牙关的灵魂。

医生就是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这份坚守,不仅是对医学事业的忠诚,更是对人类生命尊严的敬畏。

看了全网爆火的《抓娃娃》后,劝人高考学医的理由又多了 1 个

妇产科 王雅楠医生

知乎上刷到过一个问题:「有哪些道理是你踏入社会才明白的?」
下面有个高赞回答说:很多人从高考结束放下笔的那一刻,就已经停止努力,但自我放弃的人,注定走不远。」生活在轰隆向前,但大多数人的日子就像撕下的日历。昨天、今天和明天,并没有什么不同,每一天都走不出西西弗斯式困境。18 岁高考那年的盛夏,肆意悠长的蝉鸣、漫天飞扬的书页和青春洋溢的笑脸,永远被定格,取而代之的是一张被生活磋磨过的麻木的脸。这可能也是当下许多年轻人选择躺平的原因,因为看不到人生的意义,找不到存在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医生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这份职业可以感受到心之所向和价值所在。

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后被国家公派赴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的张凯医生提到这样一件小事。

2022 年在疫情肆虐的艰难时刻,他以一名外科医生的身份毅然支援发热门诊。高烧之下,他一边输液治疗,一边耐心看诊,这时有一位患者深受感动,主动向他表示了肯定和感谢。「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从事的是一份很崇高的职业,而且我能够从帮助他人中找到人生的价值和快乐。」

看了全网爆火的《抓娃娃》后,劝人高考学医的理由又多了 1 个

泌尿外科 张凯医生

而对于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后又在北京协和医院深造的张寒冰医生来说,价值感与幸福感并非只来源于救治重病的成功时刻,更多时候藏匿于日常点滴之中。早产儿病房里紧握手指的小小生命,健康门诊中孩子纯真无邪的笑容与偷偷递来的糖果,都是她坚持走下去的动力。

900 多年前范仲淹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医生这份职业承载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也赋予了从业者无尽的荣耀与满足。而那些在职业生涯中必经的艰难与挑战,终将在岁月的长河中化作宝贵的馈赠,让每一位在岗位上初心不改、发光发热的医生,都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望来路,心生欢喜。

看了全网爆火的《抓娃娃》后,劝人高考学医的理由又多了 1 个

儿科 张寒冰医生

高考,仅仅是人生一站,上岸了不代表赢得所有,失利了也不意味着输掉一切。有人折戟沉沙,却在日后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有人金榜题名,却最终跌落云端黯淡收场。考试之外的人生,是没有既定轨道的旷野,广阔天地,方向万千。

最后,北京和睦家全体医护人员祝愿所有年轻的医学生们,在阅尽千帆后,依然拥有坚定热爱、勇往直前的勇气,不断追寻、不断超越,抵达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图片来源:bigstock, pexels, 视觉中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