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06
原创

忽然发热、初筛阳性,是「中招」了吗?别慌!

个人防护、居家隔离、家中备药、就医问诊小贴士

疫情防控需要全社会同心、同向、同行,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和配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如何切实履行个人防疫责任,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北京和睦家提示您重视以下几点。

Q1. 现阶段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远离病毒,个人应注意以下防疫「三要素」:

1、勤洗手

使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洗手液揉搓清洁(75% 乙醇等含醇类);六步洗手法口诀记心中:搓、洗、擦、扭、转、揉一步不能少。

忽然发热、初筛阳性,是「中招」了吗?别慌!

2、戴口罩

规范佩戴口罩,可选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N95 更佳)。佩戴时注意分清口罩的外内和上下,调节鼻夹使贴合紧密。口罩应及时更换,避免重复使用。

3、不聚集

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等,尤应注意尽量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的人群,做好手卫生。如身体出现不适,特别是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时规范就医。

4、其它防护措施

勤通风,勤清理(垃圾),居家适度锻炼,注意消毒,保持马桶卫生等措施也很重要。

Q2. 新冠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疫苗接种是防范疫情传播、保护人群健康的重要措施,是预防病情发展至重症的有力保障。

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尽快接种,如已完成基础免疫半年后请尽快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Q3. 出现疑似症状,如何确认是否感染新冠?

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4℃)、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出现以上症状时不要恐慌。发热、咳嗽不一定都是新冠病毒引起的,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辨别:

1、进行抗原自测

当身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抗原自测。

2、及时核酸检测

如抗原结果为阴性,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核酸检测。并由医生明确引起症状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忽然发热、初筛阳性,是「中招」了吗?别慌!
图片来源:bigstock

3、连续抗原自测

如不便就诊,可服用对症药物治疗并居家自我隔离。连续 5 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自测,以明确自身是否感染病毒。

Q4. 初筛阳性/家人密接,该怎么办?

如在家中自测抗原或核酸结果初筛为阳性,应先和身边的人采取就地隔离措施,等待相关工作人员上门复测核酸。

在复测结果出来前,可通过以下 6 点保护他人不被感染:
◎ 全家居家隔离,佩戴 N95 口罩,初筛阳性者与其他人错开时间吃饭。

◎ 为初筛阳性者安排独立的房间,所需的食物、水、衣物都由家人送到房间门口后自取,递送物品时可佩带一次性手套,确保全程无接触。

◎ 初筛阳性者如厕后,务必盖上马桶盖再冲水。并将卫生间的坐便器冲水按键、洗手池、水龙头等用手碰触过的物体表面,用消毒剂擦拭消毒。静置 30 分钟后,其他人才可使用卫生间。

忽然发热、初筛阳性,是「中招」了吗?别慌!
图片来源:pexels

◎ 在确保衣物保暖的前提下,每日开窗通风两到三次,每次半小时。

◎ 初筛阳性者接触过的垃圾需进行单独分装,用垃圾袋装好系紧,贴上醒目的标识,等待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收走。

◎ 配合做好流调工作,静待复测核酸结果。根据结果按照防疫要求转运,隔离治疗或解除管控。

Q5. 对抗病毒,如何科学用药?

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剂科贴心为大家准备了 COVID-19 居家安心用药清单,避免大家盲目备药、用药,带来不必要的健康和经济损失。

忽然发热、初筛阳性,是「中招」了吗?别慌!

温馨提示:表中所列药物仅为轻症患者对症治疗的推荐用药。如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寻求进一步的医疗诊治:

1. 用药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加重,如用药后仍然持续发热、咳嗽加剧、咽痛/胸痛/腹痛加重等;

2. 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3. 出现嗜睡、惊厥,儿童反应差、呼吸急促;

4. 严重呕吐、腹泻,不能得到及时补液等。

需要注意的是,因生产厂家和品牌的不同,市场上有非常多种不同商品名、不同规格、甚至含不同辅料的产品,使用时一定要辨别清楚有效成分、规格和使用方法,必要时需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Q6. 还有更多问题,在家如何咨询医生及药师?

大家可以通过互联线上医疗平台进行相关问题的咨询,以获得医学方面的专业指导。

资料来源:

[1] 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1 号《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

[2]《新冠肺炎疫情疫源地消毒技术指南》

[3]《履行防疫责任 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4] 世界卫生组织《康复指导手册: COVID-19 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

[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2022-03-15.

[6] Drugs i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11th edition, 2017, Wolters Kluwer.

[7] UpToDate Database.

[8] 相关药品说明书.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