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7-30
原创

80 后作家突发心梗离世,如何提前筛查风险?

7 月 19 日晚,80 后作家、脱口秀段子手赖宝突发心梗去世,年仅 35 岁。回顾演艺界,在近几年,很多著名的演艺界人士都死于心梗:古月、马季、侯耀文、高秀敏、孙道临……不仅是艺人,各行各业死于心梗

7 月 19 日晚,80 后作家、脱口秀段子手赖宝突发心梗去世,年仅 35 岁。

回顾演艺界,在近几年,很多著名的演艺界人士都死于心梗:古月、马季、侯耀文、高秀敏、孙道临……

不仅是艺人,各行各业死于心梗的人不计其数,中国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心梗而死去 [1]。

01 任何心梗都不是偶然事件

很多新闻标题都喜欢用「突发心梗」这个词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其实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说它对,是因为心肌梗死发病急,很多人没有任何前兆;说它不对,是因为心梗其实不是突发。

心梗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很庞大,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动脉硬化是需要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

在动脉硬化的早期,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小于 50% 甚至 70% 的时候,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 [2]。心电图不会有任何异常,常规的体检也无法查出已经存在的动脉硬化。

所以,在这个「看上去正常」的阶段,人们依旧会吸烟、酗酒、熬夜、不控制三高、让体重任意增长,更不去锻炼健身。

当潜伏的斑块破裂,就是心肌梗死发生的时刻。因此,任何心梗都能找到原因,绝不是偶然事件。

02 如何判定心梗风险?

既然常规的体检发现不了潜在的心梗风险,什么检查能够简单又准确地来帮助判定呢?

答案是:运动平板实验。

运动平板是医院里一项常规的检查,请受检者在跑步机上跑,监测其心电图和血压,逐渐令其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看看心脏在高负荷状态下,是否会出现心肌缺血。

这项检查的敏感性很高,也就是说,如果冠状动脉有病变,通常会出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或者诱发出心绞痛的症状。

运动平板的特异性也很好。其结果为阴性,则说明受检者可以排除冠心病。

运动平板一共分 7 个等级,每个等级 3 分钟,直到达到目标心率。一般来说,能跑到的级别越高,心功能越强。所以,运动平板也是评价心功能的一项检查手段。

近些年,心梗正在不断的年轻化。30 岁左右,甚至 20 多岁发生急性心梗的案例已经不罕见。除了繁重的工作压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外,还与年轻人对心血管病认知不足有关系。

很多人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可以糟蹋身体,实际上并非如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必须防患于未然。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缓解压力。另外,每年也应该到心血管医生那里聊一聊,做一做必要的心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珍爱生命,远离猝死,年轻人也要重视心脏健康!

​作者介绍

80 后作家突发心梗离世,如何提前筛查风险?

王德昭 心内科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华琦教授。曾在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工作,并在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熟练掌握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各种心脏瓣膜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技术。

◆ 王医生拥有近 20 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除了专注于临床工作,王医生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高血压防治计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支撑项目等。此外,王医生还在著名医学期刊,如《Scientific Reports》、《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过 70 余篇学术论文,同时他也是《Coronary Heart Disease》、《中国民康医学》、《临床与病理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及审稿专家。

◆ 王医生是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高血压分会理事、北京市冠脉介入质控组专家成员、北京中青年冠脉介入沙龙成员、北京心律失常联盟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预防与康复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9

[2]《Braunwald 心脏病学》第九版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