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了心脏起搏器,就不能再接受 MRI(核磁共振成像) 检查,这曾让患者苦恼不已。如今,这条禁忌被打破。6 月 11 日上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成功为 61 岁的彭先生植入最新的抗核磁起搏
装了心脏起搏器,就不能再接受 MRI(核磁共振成像) 检查,这曾让患者苦恼不已。如今,这条禁忌被打破。6 月 11 日上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成功为 61 岁的彭先生植入最新的抗核磁起搏器。该技术不仅在宜昌尚属首例,更是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市州医院首例。手术的成功完成,也标志着宜昌治疗心律失常开启无惧核磁起搏治疗的新时代。
彭先生因心跳过缓、乏力、眼前发黑前往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求医,检查发现其心跳每分钟只有 46 下,而且夜间更慢,间歇停跳,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晕厥引起头部外伤,甚至可能引发猝死,需要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
「以往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因为起搏器材料限制,平时要远离磁场,手机不能放在胸口,看到高压变电箱得绕道,更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而且最长过 10 年就要更换。给患者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朱志林介绍,为了避免这些弊端,该院特别为患者选用了最新的抗核磁起搏器。手术植入后,患者将无惧核磁,仍然可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而且起搏器使用年限达到了 18-20 年。
6 月 11 日上午,在中国心胸血管精准医疗学会青委会主任委员、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杨简教授的指导下,心内科朱志林专家团队为彭先生进行了微创抗核磁起搏器植入手术。「借道」患者锁骨下静脉建立传送鞘管,再小心翼翼地将起搏器导线通过导丝轨道,精准输送到右心房及右心室预定位置;其后测试固定程度、起搏器各项参数等……经过 1 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我的心跳就恢复了正常,未再出现心跳过缓症状,非常感谢心内科专家团队的帮助。」彭先生说,虽然最新的抗核磁起搏器价格要比传统起搏器高,但植入后能做核磁共振,使用年限也比传统的起搏器长,感觉非常值得。「如果用传统的起搏器,不能做核磁共振,最长过 10 年还要手术更换,很麻烦。」
随着该手术的成功开展,因心动过缓导致频繁出现一过性黑蒙、头晕、晕厥等脑缺氧表现,或因心律慢诱发心绞痛频发、导致运动能力明显下降的病患,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到大城市奔波,足不出宜昌就能享受到这一最先进的抗核磁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