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岳池县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于凌晨收入一个高处坠伤的 34 岁患者,病情十分紧急。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伤后 24 小时内手术是最佳治疗时机。
经检查,患者腰部以下位置截瘫,感觉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双下肢肌力 2 级。通过腰椎 CT、核磁共振检查后,明确了诊断:腰 1 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脊髓圆锥损伤、胸 12 椎体骨折。
医护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激素冲击,补液,安置尿管等诊疗措施。
经过充分讨论以及家属同意,决定紧急为患者实施:经后路胸 12、腰 1 椎体骨折复位、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胸 11-腰 2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这场手术由张良民、魏发强医疗团队主刀,在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和放射科的密切配合下快速顺利地完成。
在手术后的 12 天里,医务人员给予了患者精心治疗,并耐心细致地指导其功能训练,在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大小便功能及行走能力恢复正常。
不全截瘫又称为不完全性截瘫,指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或运动或括约肌功能不完全丧失,脊髓最低位即骶段脊髓支配区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保留,包括骶段感觉、肛门黏膜和皮肤连接处的感觉以及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部分保留。
1、外伤:是引起截瘫的主要原因。例如遭遇车祸损伤脊髓引起截瘫;
2、骨结核:骨结核导致骨折,压迫脊髓引起截瘫;
3、肿瘤:肿瘤增长会压迫脊髓或脊髓内肿瘤导致骨折,压迫脊髓引起截瘫;
4、转移性肿瘤:转移性肿瘤压迫脊髓,使脊髓受损引起截瘫;
5、其他:中医认为截瘫是精髓受损,筋脉失去濡养所导致;
不全截瘫的原因往往在于骨折碎片、结核脓液、椎管内增生钙化组织等压迫脊髓神经导致,需要尽快进行椎管减压术,为脊髓神经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发生不完全截瘫以后,患者一般会长期卧床,这样往往会造成骨骼肌的萎缩。平时需要对四肢的肌肉进行积极的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并且可以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进行一些必要的推拿动作,这样可以帮助四肢运动功能的及时恢复。
1、翻身训练患者可以尝试着进行翻身动作,这样会防止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导致压疮。患者在仰卧位时,双上肢上举并且用力向左右使劲甩,这样身体会产生惯性而能够及时翻身。
2、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可以用双上肢支撑床,一般会慢慢坐起,然后保持坐姿,并且进行一些保持平衡的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会有明显的恢复效果。
3、支撑训练患者需要坐稳,然后用力双腿伸直,再借助双臂的力量将身体支撑起来,这样能够使臀部离开床面,通过反复的锻炼可以在床上慢慢移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