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岁的王女士不幸遭遇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绝望的她以为自己难逃挂「粪袋子」的命运。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与消化内科专家联手,通过「先置入肠道支架再实施根治手术」的新方案,不仅解除了她的肿瘤「危机」,更让其免受「造口」之苦。
王女士家住武汉市青山区,一直都有便秘的「老毛病」,直到最近愈发严重,连续 5 天未排便的她,突然胀痛腹胀,并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家人见状赶紧将她送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
该院胃肠外Ⅰ科孙华文教授接诊后,经过一系列相关检查,终于找到「罪魁祸首」:王女士结肠降乙交接处有一处肿瘤组织,长大后堵塞了肠腔,导致大便无法排出,引发了严重的肠梗阻。
孙华文教授介绍,按照传统治疗方案,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需要先行急诊手术解除肠梗阻,势必要腹壁造口挂「粪袋子」。这不仅会在身体上给患者带来创伤和不便,还会对其心理造成重大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面对王女士急需改善肠梗阻的现实难题,胃肠外Ⅰ科孙华文教授团队联合消化内Ⅰ科主任沈磊教授团队,展开了一场跨学科的通力合作。经过综合评估,内外科专家一致决定为王女士采用新治疗方案:先行内镜下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解除肠梗阻问题;再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肿瘤根治术,从根本上解决肿瘤困扰。
3 月初,该院消化内Ⅰ科黄旭医生通过电子结肠镜,在 X 线透视下精准地将结肠支架定位并放置于肠道狭窄部位,在堵塞的肠腔中撑起一条「生命通道」,迅速缓解了肠梗阻,为后续的根治性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和良好的肠道条件。2 周后,孙华文教授团队顺利为王女士实施了腹腔镜下结肠肿瘤根治术,完整切除肿瘤及受累肠段,同时避免了肠造瘘,让她免受「造口」之苦。
孙华文教授介绍,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 10%-28% 的患者会并发急性肠梗阻。内镜下结肠支架置入术后再手术,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患者肠梗阻的痛苦,并为择期手术行Ⅰ期吻合创造条件,从而减少患者损伤,降低造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孙华文教授提醒,结直肠癌发展缓慢,再加上发病机制相对清晰,绝大部分的结直肠癌是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发现的。市民如发现自己有大便带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对 45 周岁以上的人群,建议做一次肠镜筛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