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8-24
原创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护理团队争分夺秒,共筑「红色通道」

静脉输液通道,是危急状态下抢救患者的「红色通道」!因此,静脉输液技术成为了每个护士的必修课,但必修课成绩的好坏,除技术因素,与患者血管等情况息息相关。患者自身静脉条件较差,增加穿刺难度近日,入住南方医

静脉输液通道,是危急状态下抢救患者的「红色通道」!因此,静脉输液技术成为了每个护士的必修课,但必修课成绩的好坏,除技术因素,与患者血管等情况息息相关。

患者自身静脉条件较差,增加穿刺难度

近日,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蒋阿姨,病情较重,有着肝衰竭,肝硬化晚期,全身重度浮肿,同时伴有肝性脑病的前期表现等。这个时候,快速有效的用药非常重要,加上每天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时间就是生命!但因自身静脉条件较差,加上全身浮肿对于静脉穿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为患者需要长期静脉用药,为保证「红色通道」的正常运行,避免刺激性药物渗出而对静脉所造成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李静护长沟通劝导后,蒋阿姨同意进行置管。经协商,CVC(中心静脉导管)因置管速度快、费用小成为了首选。于是立刻申请麻醉科会诊,请求协助床旁置管。但经过术前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出血的风险太大,不建议行 CVC 置管。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护理团队争分夺秒,共筑「红色通道」

团队协作,快速建立「红色通道」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静疗团队组长李静护士长立即和门诊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团队的郭敏护长协商,要求进行紧急会诊。静疗团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经床旁评估,结合患者的综合情况得出结论:经 B 超引导下 PICC 置管是患者现在的最优选择。

同时由于患者的血管条件差,置管的难度很大,静疗团队派出来置管的「老手」卢惠民副主任护师,她已经有十多年的置管经历,动作娴熟,置管经验十分丰富,而从旁协助的是 PICC 置管团队的郭敏护长及陈雪梅副主任护师。

当看到鲜红的血液从 PICC 导管流出,置管成功了!从会诊到置管,只用了短短二十分钟时间!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只要您需要,我们一直在!」这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静疗团队的服务宗旨,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护理,愿我们的守护,换您的健康幸福!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