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我们一直在与新冠病毒抗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湘雅二医院的医护人员一次次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与疫情搏斗,与死神赛跑,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其中一个故事要从几天前说起……
11 月 29 日,一位来自浙江宁波的年轻尿毒症患者小方(化名)来到了急诊医学科就诊。
据了解,小方年仅 28 岁,因「腹痛伴血尿、蛋白尿 8 年,胸闷气促 1 月,加重伴水肿 3 天」就诊,转诊前曾在宁波市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1. 血栓性微血管病性肾损害伴 IgA 沉积 慢性肾功能不全 CKD5 期;2. 肾性贫血;3. 充血性心力衰竭;4. 多浆膜腔积液」。
因病情危重,小方转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既要落实外省入湘隔离排查政策的要求,又不能耽误救治,医院立即为他开通绿色通道,使其入住急危重症隔离筛查病房。
入院后,小方开始接受抗感染治疗及规律血透,但突发情况还是发生了。
12 月 3 日中午 12 点,他在治疗过程中突发剧烈腹痛及血压下降,急危重症隔离筛查病房当班医生侯粲立即向张宏亮主任汇报。张宏亮在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后指出:患者血色素短时间内明显下降,要考虑存在腹腔内脏器官出血可能,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在严密部署下,由万方医生外部协调移动方舱 CT 负责人姜山医师,隔离筛查患者协同救治小组成员郭涛、裴冬妮医师迅速参与救治。
中午 1 点,小方在移动方舱 CT 内顺利完成了胸腹部联合 CT,结果提示右肾增大,考虑肾脏破裂出血。
时间就是生命,在医务人员争分夺秒地默契配合下,一条绿色通道立即形成。
下午 3 点,在张宏亮主任的主持下,由泌尿外科李益坚、麻醉科李辉两位副主任医师以及胃肠外科潘可副、肾内科叶慕尧、肝胆外科李发钊、介入科张斌和放射科骆永恒几位主治医师共同参与的全院大会诊在急诊医学科抢救二区医生办公室内进行。
大会诊意见认为患者高度可疑右肾破裂出血,需要再完善肾动脉 CTA 确认出血情况。同时,小方当日核酸结果报告为「阴性」。
报送院感中心童德军主任和医务部吴小妹副主任后,小方顺利转至专科隔离排查间,在重症医学科李金秀主任协助下于术后转入 ICU 继续治疗。
最终,经 CTA 检查后明确,小方右肾破裂并右肾被膜下及右侧肾脂肪囊血肿形成,当晚行急诊 DSA 介入治疗栓塞出血血管后转危为安。
新冠战役还未停歇,本轮疫情更是呈现出全国省市多点散发、区域爆发的特点,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科作为医院抗击新冠疫情和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的前沿阵地,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排头兵。
对于来院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医学科不推诿、不拒收,坚持生命至上原则。在科学论证、严密防护的基础上,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抢救患者生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医院领导精心部署下,急诊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各项防控制度,规范流程,针对各种突发状况提前做好预案,坚决落实「新三零」目标,保障「救治病人零耽误」,尽一切可能为人民筑起坚实的生命安全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