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手术,患者今年已经 80 岁。
医生正在为他施行的一种深度脑刺激(DBS)疗法,这是调试阶段......
李老,80 岁,性格开朗、为人豪爽。
几个月前,他发现自己的手总是不自主的抖动,伴随行动迟缓,行走不稳,连下楼遛弯都得需要家人帮忙。
随着李老的症状越来越重,就连日常的吃饭、刷牙、穿衣都无法完成,家人这才意识到得赶紧就医。
来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杨改清接诊了李老。
见到杨改清李老半开玩笑地自嘲道:「哎,以前工作时总告诉自己要管住手,到老了管不住了。」
经过详细的检查,李老被确诊为「帕金森病」 , 已经发展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 10% 的患者有家族史。
郑州市中心医院帕金森 MDT 团队联合神经外科张辉主任会诊后,确定了 DBS 脑电极植入的治疗方案。
张辉介绍说,DBS 疗法(脑起搏器)主要是将电极植入到患者脑内,运用脉冲发生器刺激其大脑深部的某些神经核,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从而减轻这些神经方面的症状。
手术中,张辉先利用脑电图扫描记录大脑不同深度和轨线的特征来发现靶向的神经核,通过让患者不断地完成写字、抓握等指令性动作观察患者对刺激产生的反应,准确查明放置电极的正确区域。
经过调试,最终张辉找到了适合放置脑起搏器的最佳位置。
这时,开始麻醉,脑起搏器放置手术开始!
张辉介绍说,刺激电极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微电极记录技术插入脑内特定核团,用持续的高频脉冲电刺激抑制不正常的脑核团放电,达到治疗效果。有了前期的定位,大大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并且增加治疗的精确度。
手术成功,李老已经出院了。
张辉提醒,一般来说,帕金森病人在发病早期可以得到良好控制,提高生活质量,请给颤抖的人多一分耐心,多一点温暖,多一点陪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