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14
原创

联合国糖尿病日 | 我国超 1.4 亿患者!可引发 100 多种并发症,你了解糖尿病吗?

今天(11 月 14 日)是第 16 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新版《IDF 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11-2021 年十年间,我国糖尿病患者由 9000 万增加至 1.4 亿,增幅 56%,糖尿病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

联合国糖尿病日 | 我国超 1.4 亿患者!可引发 100 多种并发症,你了解糖尿病吗?

▲国际糖尿病联盟海报

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联合国糖尿病日 | 我国超 1.4 亿患者!可引发 100 多种并发症,你了解糖尿病吗?

2. 糖尿病高危人群

1. 有糖尿病前期史

2. 年龄 ≥ 40 岁

3. 体重指数数(BMI)≥ 24 kg/m2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cm,女性腰围 ≥ 85 cm)

4. 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5. 缺乏体力活动者

6. 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8. 有黑棘皮病者

9. 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 mmol/L 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11.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12. 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13.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3. 糖尿病都是遗传来的吗?

有人认为「糖尿病会遗传」,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糖尿病有遗传的可能性」,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长辈有糖尿病的人都会得糖尿病。

虽然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比没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要高很多,但到底会不会得病最终还是要取决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

4. 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吗?

错误!糖尿病与吃糖并无直接关系,多吃糖未必得糖尿病,少吃糖未必不得。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等诸多因素有关。

如果胰岛功能好,摄入再多的糖也可以有效利用,血糖也不会升高。反之,若因多种原因导致胰岛功能异常,则少吃甚至不吃糖,也会有糖尿病的发生。想不得糖尿病,只少吃糖肯定是不行的。

5. 糖尿病五驾马车

糖尿病健康管理形象的比喻为搭上「五驾马车」,即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控制、血糖监测和知识教育齐头并进,才能实现血糖的有效管理。糖尿病患者在积极服用降糖药治疗的同时,要注重生活的方方面面采取综合性、全方位的血糖健康管理措施。

联合国糖尿病日 | 我国超 1.4 亿患者!可引发 100 多种并发症,你了解糖尿病吗?

01 合理饮食

维持合理的体重 18-24 kg/m2,选择低升糖指数的主食(如全谷物,杂豆类),每日蔬菜摄入量 500 g,绿色叶菜不低于 70%,烹调油 25-30 g,控制进餐速度 15-30 分钟,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02 有规律的进行适量运动

每周 150 分钟,餐后 1-3 小时开始运动,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车等,配合抗阻训练。

03 规律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降糖方案,一旦口服药物无法把血糖控制达标,千万不要拒绝胰岛素或 GLP-1 激动剂等注射类药物。

04 自我监测

空腹 4.4-7 mmol/l,餐后 10 mmol/l,控制血压 ≥ 130/80 mmHg,调节血脂。除了传统的血糖仪,还可以选用不用扎手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

05 定期筛查并发症

首次诊断糖尿病的糖友,应进行全面的并发症筛查。此后每周监测血糖,每月检查体重,血压,每三个月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每半年进行血脂检查,每年进行肝功肾功,眼底,神经,心电图,血管超声等。

6. 警惕这些糖尿病并发症

据了解,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 1.41 亿,每年因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死亡人数约有 83.4 万人,比排名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一位的肺癌多了 20 万。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可怕。其并发症常累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 100 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0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又称「糖网」,是因持续的高血糖或血糖异常波动损伤了视网膜上的毛细血管,造成微血管的水肿、渗出、出血等。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早期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所以容易被大家忽视。

02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高血糖引起的肾脏血管受损,早期也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如果查小便时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增加,就需要警惕并引起重视了。糖尿病肾病早期会引起蛋白尿、肾功能下降等,严重时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03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在损伤微小血管的同时,对大血管的伤害也毫不留情。例如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造成脑中风;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梗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还可能引起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严重时导致跛行,下肢缺血性溃疡,甚至截肢。

0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疼痛或感觉异常,例如感觉麻木或疼痛,有袜套样感觉、蚁走感等,还有的患者会表现为异常多汗,出现腹胀、厌食、便秘等情况,这些均是长期血糖异常导致自主神经病变的结果。

05 糖尿病足

下肢血管闭塞和/或脚部末梢神经受损后,导致足部容易破溃和感染,出现坏疽,严重者还可能面临足部甚至腿部的截肢。它是在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协同作用下导致的结果。

7.「三多一少」症状要重视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少,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了这些征兆,一定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大意,应及早的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与此同时,也不必过于紧张!

对于糖尿病并发症,预防胜于治疗,早治胜于晚治,只要有效的识别并发症早期的信号,制定相应的饮食、运动、药物等治疗方案,科学的管控好血糖,就能将并发症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其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后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