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 ,25 岁,3 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颌包块,包块进行性增大,伴有压痛、恶心,无破溃,无发热、畏寒,无吞咽困难,患者自服「交沙霉素片」治疗,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到外院就诊后入院。
既往史:患者平素体健,否认「伤寒、结核、肝炎、」等病史。
图像所见:
双颈Ⅰ-Ⅳ区多发淋巴结显示,大者短径约 1.8 cm(Ⅰa 区),增强扫描部分轻度强化,鼻咽顶后壁偏左软组织稍增厚,咽隐窝变浅,咽旁间隙不窄,后颈部(包括颈椎、周围的肌肉)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
左肺门及纵膈 7 组淋巴结钙化,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左下胸膜局部增厚。
扫查范围膈下及脾胃间隙多发淋巴结显示,大者短径约 1.8 cm,部分轻度强化。
印象:
双颈Ⅰ-Ⅳ区多发淋巴结显示,肿瘤性病变不除外,建议病检。
左肺门及纵膈 7 组淋巴结钙化。
扫查范围膈下及脾胃间隙多发肿大淋巴结影。
图像所见:
双颈Ⅰ-Ⅳ区多发淋巴结显示,大者短径约 1.8 cm(Ⅰa 区),增强扫描部分轻度强化;右侧腮腺与邻近肿大淋巴结分界不清。
印象:
双颈Ⅰ-Ⅳ区多发淋巴结显示(右侧腮腺与邻近肿大淋巴结分界不清),考虑淋巴瘤可能,其他待排;建议结合病检。
超声所见:
双侧颈部(Ⅰ、Ⅱ、Ⅲ、Ⅳ、Ⅴ区)各可见多个异常实质回声, 大小不等,最大约 44 mm×17 mm(左侧,Ⅱ区,距皮 7 mm),33 mm×19 mm(右侧,Ⅴ区,距皮 3 mm),形状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内部为低回声, 相互融合,呈串珠样排列,内可见多个散在点状强回声,分布不均质,后方回声无变化,彩色多普勒显示: 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
双侧颈部(Ⅰ、Ⅱ、Ⅲ、Ⅳ、Ⅴ区)异常实质回声伴钙化,性质待查,考虑淋巴结肿大,恶淋?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双侧颈部淋巴结分别穿刺取材,利多卡因局麻,进针深度 10 mm-15 mm,均进针 4 针,取材标本长度约 5-15 mm,颜色:灰白色。
(双侧颈部淋巴结) 慢性肉芽肿性炎,请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结核。
结核杆菌感染判断:阳性。
淋巴结肿大分良性及恶性,良性肿大主要有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结核性淋巴结炎两大类。恶性肿大有转移性和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两类。
该患者超声、CT、MRI 检查均提示颈部Ⅰ-Ⅳ区淋巴结肿大外,CT 提示左肺门及纵隔,膈下及脾胃间隙多发淋巴结肿大,超声提示脾脏轻度肿大。
各项影像学检查均考虑恶性淋巴瘤可能;患者没有恶性肿瘤病史,可排除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可能。
恶性淋巴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在临床上,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这两种淋巴瘤的发病年龄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般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以 20-40 岁的患者多见。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年龄相对偏大,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无论是霍奇金淋巴瘤,还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经常以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有时候淋巴结肿大成为唯一症状,这种肿大淋巴结常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常见,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或者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块。
全身症状:恶性淋巴瘤在淋巴结肿大之前或同时可出现发热,盗汗,及消瘦等全身症状。
颈部淋巴结结核有哪些典型症状?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初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孤立性、慢性、无压痛的淋巴结肿大,可推动,病变继续发展,可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使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晚期,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重者会伴有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由此可见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结核,从临床表现到影像表现都有相似之处,很难区别,只有根据病理学检查做出诊断。
参考文献等相关资料:
[1] 浅表器官超声医学第 2 版,主编 李泉水,科学出版社
[2] 实用浅表器官和软组织超声诊断学第 2 版,主编 岳林先,人民卫生出版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