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摘要
女性 36 岁,体检入科。既往体健,无吸烟等不良嗜好。
PET/CT 检查所见
PET/CT 显像图像如下:【PET/CT 全身 MIP 图】
【PET/CT 融合图】右肺下叶背段可疑磨玻璃结节,FDG 代谢稍增高,SUV 最大值为 0.7,平均值为 0.6;CT 层厚为 3 mm,无法看出病灶细节。
【PET/CT 融合图】 纵隔窗右肺下叶磨玻璃灶未见显示;CT 层厚为 3 mm。
加扫层厚 1 mmHRCT
【PET/CT 融合图】横状位 右肺下叶背段分叶状混合磨玻璃结节影,边界清晰。
层厚 1 mmHRCT
【PET/CT 融合图】横状位 磨玻璃结节内见不规则实性成分,边缘有小毛刺及胸膜牵拉征。
层厚 1 mmHRCT
【PET/CT 融合图】冠状位 结节呈分叶状。
层厚 1 mmHRCT
【PET/CT 融合图】矢状位 结节内侧见增粗滋养血管进入病变内。
层厚 1 mmHRCT
【PET/CT 融合图】横状位 右肺下叶背段分叶状混合磨玻璃结节影。
【PET/CT 融合图】层厚 1 mmHRCT 横状位 右肺下叶背段分叶状混合磨玻璃结节影。
PET/CT 检查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分叶状混合磨玻璃结节影,大小约为 0.85 cm×0.7 cm×0.6 cm,边界清晰,边缘可见毛刺及胸膜牵拉,CT 值介于-606 Hu 至-225 Hu,FDG 代谢稍增高,提示早期肺癌(MIA)可能性大。
术后病理:微浸润性腺癌。
一 、肺磨玻璃阴影或磨玻璃结节概念
英文「Ground Glass Opacity」或「Ground Glass Nodule」,中文称为磨玻璃阴影或磨玻璃结节,简称 GGO 或 GGN。
CT 图像表现为比正常肺组织密度轻度增高,与生活中的「磨砂玻璃」相似,但不足以遮盖局部支气管及血管束,仍然能分辨。
1、按照磨玻璃密度或含实性成分可分为:
① 纯磨玻璃结节(pGGN);
② 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或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mGGN)。
2、按照病灶数目分为:
①单发性磨玻璃结节;
②多发性磨玻璃结节。
3、按病理性质肺部 GGO 或 GGN 常见疾病有哪些:
①恶性肿瘤:浸润性腺癌(IAC);微浸润性腺癌(MIA)。
②腺体前驱病变:非典型腺瘤性增生(AAH);原位腺癌(AIS)。
根据 WHO 2021 年肺肿瘤组织学分类,已经将原位腺癌剔除出肺腺癌的大范畴,与非典型腺瘤性增生均放入腺体前驱病变内。
③非肿瘤性病变:常见的如炎症、出血渗出、水肿、纤维化、间质性改变等。
下图为非典型腺瘤性增生(AAH)
下图为原位腺癌(AIS)
下图为微浸润性腺癌(MIA)
下图为浸润性腺癌(IAC)
二 、肺磨玻璃结节肺癌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
由轻到重,但不代表 AAH 或者 AIS 一定会发展成 IAC,部分可以长期不进展。
三 、磨玻璃结节发病原因及现状
空气污染(包括二手烟、厨房油烟)、工作压力、情绪、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相关。就肺部磨玻璃结节来说,接诊中女性占比更大,现在基本上「谈磨色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能够越早的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特别是在浸润前发现它,也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所以要有体检意识,听到过太多这种「没有症状,不去医院」的病患,等肺癌有症状,大多数已经是中晚期了。更有人已经发现了肺部结节,但」自我感觉良好」,而不去复查,错过最佳治疗期。现在健康体检无意发现肺结节越来越多,并且趋向年轻化,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常规薄层 CT 得到很好的普及和个人体检意识增强,有更多「机会」去发现肺结节,从而引起重视。
四 、孤立性肺结节随访原则
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
≦ 5 mm 6 个月影像随访,如无变化,后行胸部 CT 年度随访;
>5 mm 3 个月影像随访,如无变化,后行胸部 CT 年度随访;
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
≦ 8 mm 3、6、12 和 24 个月影像随访,无变化者随后转为常规年度检查;
>8 mm 3 个月影像随访,若结节持续存在,随后建议使用 PET/CT、肺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进一步评估
建议使用层厚为 1 mm 的 HRCT 复查,可以有效避免因层厚(常规层厚为 3 mm 或 5 mm)图像上把实性结节当成磨玻璃结节,亦能更好的观察病灶细节。
五 、治疗方法及预后
不同形态的磨玻璃结节治疗的方法也不同,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影像评估倾向炎症引起的,可以通过抗炎治疗,部分可以吸收消失。
影像评估为低风险磨玻璃结节,如病灶小(亚厘米)、密度低、与血管关系不密切等,抗炎治疗无效,但随访未见增大的磨玻璃结节,也可以「与磨共存」,定期观察为主。
影像评估为高风险磨玻璃结节,如实性成分较多、有新生血管或和血管关系密切、分叶毛刺、空泡及胸膜牵拉等,影像初步判断恶性可能性大的,可以考虑手术方式,术后可以得到详细病理细胞成分,对下一步治疗提供有用依据。
保守的方式包括射频消融、放疗、靶向药物、化疗等,但这种如果治疗前没有取得病理活检,就是「死无对证」。
表现为磨玻璃的腺癌,大部分为「懒癌或惰性癌」生长模式,发展非常缓慢。工作中遇到过肺部磨玻璃结节观察 7 年无太大变化的,以肺部微浸润性腺癌(MIA)来说,这种病灶手术切除后绝大多数是治愈(不复发或者转移的)。
根据《Ⅰ~ⅢB 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2021 版)》,1A 期肺癌(包含 MIA 及部分 IAC)是不推荐术后辅助治疗的,以观察为主。
根据 2020 年 NCCN 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中提出原位腺癌(AIS)的术后 5 年生存率是 100%,微浸润性腺癌(MIA)术后 5 年生存率是接近 100%,其中病理以贴壁生长为主的浸润性腺癌(LPA),5 年生存率为 70~90%。
六 、PET/CT 对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
近 5 年我们检查和随访 2 千多例高风险磨玻璃结节体会:
1、直径<1.0 cm 纯磨玻璃结节,大多数 18F-FDG 代谢没有增高;混合磨玻璃结节中实性部分 18F-FDG 代谢可轻度增高。病理随访结果是 18F-FDG 代谢有增高者大多数为微浸润腺 Ca,18F-FDG 代谢没有增高者大多数为原位 Ca 或 AAH。
2、直径>1.0 cm 纯磨玻璃结节,部分 FDG 代谢增高,部分 18F-FDG 代谢未见增高;混合磨玻璃结节大多数 18F-FDG 代谢有不同程度增高,少数 18F-FDG 代谢未见增高。病理随访结果是 18F-FDG 代谢有增高者大多数是浸润腺 Ca,18F-FDG 代谢没有增高者大多数为微浸润腺癌。当然我们也发现少部分高危磨玻璃结节 18F-FDG 代谢未见增高者术后为浸润性腺癌。
3、总之,PET/CT 在磨玻璃结节诊断中发现 18F-FDG 代谢增高,提示磨玻璃结节绝大多数是微浸润级以上了;PET/CT 同时可以了解全身情况,为临床医生决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2021 年 WHO 肿瘤组织学分类.
2 《Ⅰ~ⅢB 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2021 版)》.
3 2020 年 NCCN 指南.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
5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2018 年版)[J].
6《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10):763-771.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8.10.00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