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56 岁;2022 年 8 月 15 日因胸部剧烈疼痛,送医院就诊。
外院 CT 提示:1.T7-T9 水平后纵隔占位,小片出血病灶,恶性或 M 待排;2. 右侧肾上腺占位;3. 胸腔积液。住院期间胸腔积液引流出 700 ml 血性积液,同时行输液止血。肿瘤标志物、血常规及血生化正常。
既往:否认外伤及手术史,否认过敏史,于 2022 年 8 月 22 日至我中心行全身 PET/CT 检查。
检查图像
影像诊断
后纵隔脊柱左旁(胸 7-10 水平)占位并糖代谢持续性增高,符合恶性肿瘤表现(综合既往影像,多考虑左肺下叶来源侵及纵隔、胸膜与降主动脉壁,其它待排),建议穿刺活检明确;右侧肾上腺占位、右侧第 8 腋肋局部骨质吸收,糖代谢不均匀性增高,均考虑转移。
病理结果
病例小结
该病例起病急,肿块较大(侵犯周围血管),糖代谢增高明显,同时伴有肾上腺、肋骨转移,诊断恶性肿瘤并不困难,但来源确定比较困难。
(1)部位:周围型或中央型软组织肿块,以周围型为多见,且肿瘤多位于肺上叶。
(2)大小及形态、密度:由于本病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肿块均较大。肿块平扫为软组织密度,由于体积较大,内部常见大片状坏死,可出现不规则厚壁空洞或坏死,坏死多不均匀(坏死灶内可见如柳絮样的斑片样强化灶,坏死边缘与非坏死区分界不清)。
(3)边界和边缘:多较清楚,呈圆形、类圆形,且由于肿块生长速度不均匀,可见分叶,毛刺少见。
(4)肿瘤特点:肺部恶性肿瘤强化程度与其血供丰富程度相关,血供丰富多强化明显,反之则较差。由于 PSC 周边实性部分富血供及内部黏液变性、坏死,增强后肿块多数呈轻-中度边缘环形强化或不均匀小斑片状强化。
病症概述
肺肉瘤样癌是指一类原发于肺部且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肺部恶性肿瘤 0.3%-4.7%。肺肉瘤样癌定义为一组含有肉瘤形态细胞或肉瘤样 (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 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表现
肺肉瘤样癌多见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中老年男性,男女比列约 4:1,平均年龄为 60 岁。临床症状常常与肿瘤生长部位有一定关系,中央型肿瘤早期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周围型肿瘤症状相对比较隐匿,偶有咳嗽、咳痰,肿瘤生长较大侵犯胸膜时会出现胸背部疼痛、胸腔积液等症状。
鉴别诊断
(1)肺癌:周围型肺癌和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表现为肺门肿块伴支气管截断,周围型则可见空泡、毛刺、血管集束、胸膜牵拉等征象。
(2)炎性假瘤:是由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等组成的瘤样肉芽肿。病变多为单发,多呈圆形、椭圆形或团块状,有假包膜,肿块边缘可见形似「桃尖」的尖角样改变;增强常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或呈周边强化,并持续强化。
(3)肺孤立性纤维瘤:胸腔内孤立的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光整,肿块较大、常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连。增强扫描瘤内可见迂曲血管影,肿瘤较大时由于囊变、坏死及出血呈特征性「地图样」强化。
预后
肺肉瘤样癌侵袭性强,预后差。
参考文献:
[1] 武含露, 谢新立, 晁芳芳, 等.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 18F-FDG PET/CT 特征及代谢特点 [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 28(9):5.
[2] 郭慧慧, 张继良, 高丽. 肺肉瘤样癌的 CT 表现及临床特点分析 [J]. 医药论坛杂志, 2020, 41(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