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4-27
原创

成都京东方医院:十科专家进社区,蓉南城春日护健康

4 月 18 日清晨,成都黄龙溪谷社区活动中心内暖意融融。10 张铺着米白色桌布的诊疗台沿墙依次排开,便携式血压仪等设备整齐摆放,来自成都京东方医院的 10 科室专家正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这场以「联合为民,共建医养」为主题的义诊,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成都京东方医院:十科专家进社区,蓉南城春日护健康

晨光中的精准守护

8 点 30 分,老年科主任周焱已提前调试好血压仪,她的诊疗台上,分时段服药提醒卡按颜色分类——黄色标注餐前服用,绿色提醒降压药最佳时间,每一张都印有周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消化内科主任徐辉正在为几位慢性胃炎患者讲解饮食调理:「熬粥时加一把南瓜籽,既养胃又安全。「他分发的健康手册里,每道食谱旁都印有「徐辉推荐」的手写体小标签。

糖尿病医学护理组的郭爽、熊莲边在便签纸上画餐盘示意图边叮嘱居民:「张阿姨,您每天吃 3 个苹果确实过量了,相当于 3 份水果的热量。」示意图右下角工工整整签着两人的名字。

康复科主任吴永涛为 62 岁的刘大叔按摩肩颈:「您这斜方肌劳损严重,平时看手机要注意保持平视。」指尖精准落在肩井穴,力度适中。

成都京东方医院:十科专家进社区,蓉南城春日护健康

诊室里的温情互动

口腔科主任郑维银为老年人讲解演示护牙知识,他从白大褂口袋掏出软毛牙刷演示:「手腕要小幅度震颤,别像拉锯似的横着刷,时间长了牙龈容易受伤。」他翻开桌上的护牙手册,指着彩色插图:「年纪大了唾液分泌少,平时要多吃芹菜、苹果这类纤维多的食物。」

成都京东方医院:十科专家进社区,蓉南城春日护健康

看到 75 岁的李阿姨盯着模型上萎缩的牙龈皱眉,郑维银特意拿起一副活动假牙模型:「戴假牙的叔叔阿姨注意了,每晚睡前要摘下来用专用清洁剂浸泡,这凹槽里的食物残渣要是没清理干净,不仅会有口气,还会磨伤牙龈。」他逐个查看老人手中的牙刷,发现王大爷的刷头毛已经炸开来,立刻从诊疗箱里取出几支独立包装的软毛牙刷:「这种圆头设计的更适合咱们老年人,刷头别太大,不然后排牙齿不好刷到。」

说话间他半蹲着帮张奶奶调整握牙刷的手势:「拇指和食指捏住刷柄,就像拿毛笔那样轻轻发力,对,就这样。」老人布满皱纹的手在模型上慢慢移动,郑维银笑着点头:「对啦,每个牙面都要照顾到,内侧的大牙容易藏脏东西,更得多刷几下。」他翻开桌上的护牙手册,指着彩色插图:「咱们年纪大了唾液分泌少,平时要多吃点芹菜、苹果这类纤维多的食物,就当给牙齿做『按摩』了。」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老人专注的脸上,郑维银的白大褂口袋里,还装着专门为老年人准备的含氟牙膏小样,每个上面都用粗体字标注着「每日两次」的使用提醒。

成都京东方医院:十科专家进社区,蓉南城春日护健康

中医科大夫毛黎黎面前围满了咨询体质调理的居民,她手持毛笔为每个人绘制专属辨识卡:「您舌苔偏白,属于气虚体质,这张黄芪图案的卡片上写着调理方。」卡片背面还贴心标注了穴位按摩示意图,每个穴位旁都有毛黎黎的手写批注。妇产科医生蒋婷照在小黑板上画着产后康复示意图,彩色粉笔勾勒的子宫复旧曲线旁,贴着她自制的「凯格尔运动指导」小贴士:「每天三次,每次 10 秒,坚持就能看到效果。」几位准妈妈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暮色中的健康约定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诊疗台上,肿瘤科主任虞晓林正握着一位老人的手,耐心讲解便携式血氧仪的使用方法:「屏幕上这个绿色数字保持在 95 以上就正常,您看,我帮您把报警音量调大了,晚上也能听见。」心血管内科医生胡勇则在为高血压患者调整用药方案,他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上,详细记录着每位患者的血压数据和用药反应。「胡医生,我按您说的调整药量后,血压稳定多了!」居民王大伯的感谢让胡勇倍感欣慰。

义诊结束时,居民们纷纷添加专家的微信,周焱的手机里存满了「老年科周医生」的备注,徐辉的诊疗台上留下了居民亲手写的感谢纸条。社区主任看着忙碌的专家们感慨地说:「这样的义诊太贴心了,不用出社区就能看十科专家,真正解决了居民的健康需求。」

暮色中,专家们收拾设备的身影显得格外温暖。诊疗台上的健康便签、分时段药盒、手绘体质卡,都成为连接医院与社区的纽带。这场春日里的义诊,不仅为居民送去了健康,更让优质医疗服务的阳光照进了基层健康守护的「最后一公里」。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