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想挨一刀……」孕 35 周的 Lyn 见到马主任,表达了自己想顺产的强烈意愿。
这是她的第二个宝宝,也是她第二次来到杭州贝瑞斯美华妇儿医院(原杭州美华妇儿医院)。只是没想到,这一次宝宝以「臀位」的姿势入了盆,再加上「羊水少」,很有可能面对剖宫产。
但最终,惊喜大反转!马主任带领着医护团队,成功攻克高难度「外倒转术」,Lyn 成功「剖转顺」!
30 分钟超快顺产,迎来了 5 斤 5 两的可爱女宝~
今天借着 Lyn 的故事,带大家揭秘这项被称为「乾坤大挪移」的神技。
每次产检 B 超,准妈都可以看到报告单上写着胎位。如果是头位/LOA/ROA,那说明宝宝是头朝下的姿势,利于顺产。
如果写着的是臀位/LSA/RSA,代表宝宝臀部朝下,属于「胎位不正」。
这在孕 20 周左右发生率最高,不过也不用过度紧张,因为在孕 30 周前,胎宝在妈妈肚子里是会动来动去。
到了孕 30 周-32 周之后,胎位就会慢慢固定下来,到足月分娩时,臀位发生率约为 3%-4%。
像 Lyn 这样,臀位发生在 30 周左右,出现得晚,到了 37 周足月时还是属于臀位的情况,就比较棘手了。
顺产会有很大风险,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剖宫产。
「当马主任提到了『臀位外倒转术』可以纠正胎位时,我还是很期待的。
但因为已经 35 周,宝宝入了盆,手术的难度转系数很高,很可能最终还是剖。但剖也是马主任亲自剖,我也安心一些。所以最后还是决定试一试。」
马主任尊重 Lyn 的顺产意愿,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对宫颈、胎儿、子宫等状况的严格评估,表示还是有成功纠正胎位的机会。
入院观察期间,医护为 Lyn 进行紧急补液,并叮嘱充分饮水。
但在 37 周术前检查,羊水还是偏少,腹部实,又大大增加了「外倒转术」的难度。
马主任召集产科、麻醉科、超声科等至少 6 名医护,一同协同应对挑战。同时,也做好了紧急剖宫产的准备。
外倒转术正式开始!
麻醉医生先为 Lyn 进行打硬膜外麻醉。(根据文献报道,麻醉可以增加外倒转术的成功率。)
为了提高成功率,经验丰富的马主任指导 Lyn,采用特别的「半左侧卧位」。
B 超主任确定好胎位情况后,马主任就在准妈妈肚子上涂上暖暖的耦合剂。
因为宝宝已经入盆,所以另一位产科医生用手进入产道,将宝宝向上托举,接着马主任在腹部用手一点点地转动胎儿,从臀位到横位,再转到头位。
顺利转正!最后 B 超二次确认,宝宝已经乖乖的头朝下啦~
「第二胎产程比想象中的快,出现宫缩疼痛后,我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了医院,到了医院,从保安到护士,再到马主任、麻醉医生全部都在等着我。」
「臀位外倒转术」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对之后有生育需求的产妇来说,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而外倒转术,也非常考验医生的手法和经验,尤其是像 Lyn 这样的情况。
不仅要求医生又准确的术前评估,在操作时也要有足够的经验和技巧,保障孕妈和胎儿的安全。
当然,外倒转术也非「定海神针」,它对产妇本身也有指征要求。最终也不用会成功顺产,也会有一定概率的剖宫产。
如果到了临近生产宝宝的胎位还没有转正,孕妈们也不用过于紧张。
临产前注意身体各项体征,听取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