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7 月初,怀孕 7 个月的西西(化名)妈妈因为阴道出血,紧急入住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产科医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保胎治疗。大家以为风平浪静时,7 月 4 日西西按捺不住再次发动,铁了心的要出来见世面。
医护人员紧急将西西妈妈送进产房,提前分娩。
此时,新生儿科在廖积仁主任的带领下,立即组建新生儿复苏团队,将所需物品准备齐全,在产房等待西西的到来。
整个分娩过程很快,巴掌大的西西滑溜一下就出来了,小腿只有大人拇指那么粗,全身皮肤呈半透明状……
跟普通的宝宝不同,西西一出娘胎,妈妈还没来得及认真看一眼,就要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躺进保温箱,各种仪器 24 小时监护,医护人员严阵以待、随时抢救……
早产宝宝可不仅仅是足月宝宝的「迷你版」,他们一出生就得开始「打仗」,呼吸关、营养关、黄疸关、感染关……每一关都挺过了,才能留在人世间。
西西出生后面临的第一道关卡,是「呼吸关」。
早产或者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肺部发育极差,出生后肺不能充气工作,自主呼吸能力弱,进而导致呼吸窘迫、暂停。窒息是我国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西出生后,医护人员发现,宝宝的呼吸十分不稳定。尽管他的嘴巴只有「花生米」大小,新生儿科医生不得不在最短时间里完成了快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向气管内注入了救命药「表面活性物质」,稳定住孩子的呼吸。
刚过几天,西西又因为呼吸中枢功能不成熟,出现了频繁的呼吸暂停,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只能予「咖啡因」辅助兴奋呼吸,同时持续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
另外,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在经过长时间的呼吸机支持通气治疗后,容易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30 周的早产儿发生率为 11~13%,我们采取一系列的肺保护策略,避免了 BPD 的发生。
除了可见的呼吸关,还有看不见的,西西入院后完善检查示 CRP、PCT 等炎症指标都非常高,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为了渡过可怕的「感染关」,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每一步都要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严格做到接触宝宝前后洗手、各种操作时严格消毒、加强中心静脉和脐静脉等输液管道和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在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把发生率为 4.5%~11.4% 的院内感染概率降到了 0,成功完成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挑战,使得西西再未出现新的感染。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他安然度过了前期各个关口。但宝宝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喂养面临极大的挑战,弄不好就会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经过采取非营养性吸吮、微量喂养等策略,既促进了宝宝的胃肠功能的发育与成熟,又防止了 NEC 的发生。
宝宝的奶量从 1 ml/次开始,逐渐逐渐地增加,最后奶量达到了 40-50 ml/次。同时采取静脉营养手段,充分保证宝宝的营养的需要。
为了让西西能早日康复出院,在新生儿科医护合作探讨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袋鼠式护理。
关关难过,关关过。
在医护人员的同心协力下,西西真的出现了奇迹。
「从早期的呼吸关、循环关、感染关、出血关到后期的喂养关等,西西一路披荆斩棘,度过了重重难关。」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廖积仁说。
西西恢复得很好,没有颅内出血、肺部发育好、胃肠功能好,经过 46 天的治疗,8 月 20 日,西西顺利出院回家。出院时,他的体重已有 2.84 kg 公斤,达到了同胎龄宝宝的体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