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内科成功完成我院首台抗 3.0 核磁心脏起搏器,不仅填补了我院此类技术的空白,更是让不少患者不用再担心因心脏起搏器而无法在以后的生病治疗中接受 MRI 检查。
近日, 湄潭家礼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完成首台抗 3.0 核磁心脏起搏器植入, 填补了我院该领域的空白, 解除了患者的「心病」。
娄某,72 岁,因心急、气促一年,头昏一周,于 8 月 22 号早上到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医生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后,发现娄某心率仅有 35 次/分钟,(正常是 60-100 次/分钟),看到此情况后,立即收入我院心内科住院。
在经过详细地检查后,娄某确诊为: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 针对此情况,心内科主任朱永彪及其团队经过讨论后决定:对其植入抗 3.0 核磁起搏器。
经过朱永彪主任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我院首台抗 3.0 核磁起搏器植入成功,术后患者未诉特殊不适,恢复良好。
该例手术的成功不仅填补了我院此类技术的空白,更是让不少患者不用再担心因心脏起搏器而无法在以后的生病治疗中接受 MRI 检查。
科普
心脏起搏器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其挽救了大量的生命,但美中不足的是,起搏器采用了大量磁性元件,而且是精密的电子设备,很容易受到磁场的干扰而影响起搏器的正常使用。尤其是植入传统起搏器的患者,是不能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因为普通起搏器在 MRI 扫描时会因热效应损伤心肌和脏器,且容易导致起搏器受损和工作程序紊乱,严重者可造成患者意外。几乎所有传统心脏起搏器的生产商都列明 MRI 检查是禁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