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跳动,是生命的象征。
曾经,它在很长时间里是外科医生无法触及的禁区,也是柳叶刀最后攻克的器官。如今,医学已经可以从容地解决心脏出现的大部分难题,但和心脏有关的疾病依然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心脏介入技术是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避免「开胸锯骨」,通过微创介入技术得以治愈。
陈小林,就是一名狙击「头号杀手」的「救心人」,精湛的介入技术,就是他帮助患者对抗死亡的最佳兵器。
他是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岭南名医」及「南粤好医生」荣誉,曾获市级「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及「名医工作室」领衔人称号。现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心脏介入科主任,他从事临床工作 30 余年。
与死神狭路相逢
打开生死攸关的闭塞血管通道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病急、死亡率高,是「头号心血管杀手」。
10 年前,在心脏介入技术方兴未艾之时,陈小林就遭遇了俗称「可遇不可求」的左主干闭塞患者。一名患者因胸闷不适就诊,在门诊候诊过程中突发意识丧失,全身抽搐!
第一时间赶来的陈小林,一边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一边向其家属了解病史,出于专业敏感,陈小林判断患者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于是,立即启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对患者进行急诊介入手术。
术中,陈小林发现病人左主干闭塞。
左主干血管提供心脏 2/3 的血液供应,一旦血流被急性阻断,绝大部分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已经死亡,不到 1% 的患者能活着到达医院;因此,左主干急性闭塞是心脏介入医生可遇不可求的病例。
活着到达医院的患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达 77.8%,死亡率极高,准确的判断及迅速有效的抢救是成功的关键。
在持续心肺复苏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抗心源性休克措施的支持下,陈小林迅速为患者开通闭塞的左主干。从出现意识丧失到开通闭塞的血管仅用了 36 分钟,当血液再次涌进已经闭塞的血管,终于迎来了重生的那一刻。
1 周后,患者顺利出院。当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律动,让陈小林的内心涌起无法言喻的满足,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上不断精进的源动力。
怎样用细如头发的钢丝捅开被血栓堵塞的血管?怎样让几毫米的支架安全通过狭窄弯曲的血管?
要在千丝万缕的血管网中发现逆向侧支血管的走向,需要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经验。这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在陈小林的手术中找到答案。
与要开胸的心外科不同,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技术,这需要手术医生具备丰富的介入经验和精湛的技术。
「我们心脏介入科就相当于半个外科,说到底,介入诊疗技术是心脏科医生最重要的手段。」陈小林说。从远期角度看,随着介入技术以及介入器械的不断改进,介入适应症会不断扩大,会由简单病变向高危、复杂病变拓展。
搭建「救心」高速路
构建区域胸痛救治网络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患者日益增多,而胸痛是多数心血管急症的主要症状。」陈小林介绍说。
这些疾病起病急、变化快,如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预后极差。急性心肌梗死若能在发病后 2 小时内采取正确的治疗,死亡率仅为 1%!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并实施正确的治疗,是挽救急性心肌梗塞生命的关键。胸痛中心的建立,就是使「心」悬一线的患者能得到最快速的精准治疗,为胸痛患者搭建起一条高效通畅的「救心」高速路。
陈小林作为这条高速路的管理者,一天 24 小时待命,只要病情需要,随叫随到!
一名 68 岁男性患者坐地铁时突发晕厥,南科大医院 120 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急查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救护人员立即将患者心电图上传至南科医心血管联盟微信群,心脏介入科医生可以提前介入,在患者入院前就掌握患者基本情况,陈小林迅速确诊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胸痛中心马上启动救治绿色通道,导管室 5 分钟内准备就绪。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冠脉造影发现右冠状动脉急性血栓性闭塞,成功植入支架。术后第 2 天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第 5 天便痊愈出院。
南科大医院胸痛中心「工作群」有心脏介入科、急诊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位「群友」,多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加群」,共同构建区域协同救治网,充分利用医疗互联网技术和胸痛绿色通道建设,使患者信息网络实时传递,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
各级医疗机构转诊及转运网络一体化无缝衔接,开通绿色通道,快速检验、快速报告,诊断明确患者直达介入导管室或重症监护室等措施,缩短救治延误时间。
陈小林入职南科大医院以来,带领心脏介入团队成功挽救了多例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高危胸痛患者,填补了急性胸痛救治过程中介入干预的空白。
胸痛中心的建立,改变了以往胸痛患者的医疗救治模式。「现在胸痛患者从入院到上手术台基本控制在 90 分钟以内,平均时间 60 分钟,最快 30 分钟就上手术台能开通闭塞的血管。」陈小林介绍。
胸痛中心的建立不仅体现了医院的救治水平,还大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铅衣下打开心路的「护心人」
救治成功率达先进水平
陈小林自 2020 年 1 月入职南科大医院,从无到有组建起心脏介入科,开展心脏介入诊疗技术,迅速提升了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平均每月救治约 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率 99.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 个月时间里,完成各种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 300 例,成功率达 99.68%。
「一不小心就选择了医学,但一旦选择了,就是用尽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对于陈小林来说,选择医学就是「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术时必须穿上厚重的铅衣、铅围脖等。每天身穿 30 多斤重的铅衣,在手术台前一站便是几个小时,一天所「吃」的射线相当于拍了上万次胸片。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顺利的话一个小时可以完成,情况复杂的可能需要两个小时,除了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腿疼,还要承受免疫力下降、癌变几率增大等伤害。
「生命只有一次,当患者的生命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时,铅衣再重,也没有肩上的那份责任重。」陈小林说,心脏介入科医生危险程度高,心理压力也很大。但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去坚持,去热爱。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