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闻采写实践之三
医疗新闻采写实践之三
一天,省委某部门一位主要领导亲自打电话给我,要我去看一位患者。说患者家人给他投诉,这位家长的小孩在我们医院治疗,医生不管他,迟迟不帮他做治疗。
我赶紧去见投诉人,了解情况。患者是一位 12 岁的小孩,住在我们医院血液内科,投诉人是患者的父亲。我见到他的父母亲以后,他们满脸不高兴,说他们特意赶到我们医院来做后续治疗,结果医生以各种借口一拖再拖。我理解他们的心情,耐心听取他们的「投诉」。
原来,小孩在他们河南老家某市级医院被诊断为白血病,并做了手术。术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化疗,经人介绍,他们专程来我们医院做后续治疗。
但是,小孩入院当天,血液科田浴阳主任和团队,在详细了解患者的发病经过和发病症状后,对先前诊断结果产生了怀疑。
先前诊断结果是「弥漫大 B 淋巴瘤」,田主任和专家根据患者症状判断,更像儿童常见的「伯基特淋巴瘤」。
弥漫大 B 淋巴瘤成年发病率高,儿童少。伯基特淋巴瘤却正好相反;前者发病症状一般是颈部等浅表部位淋巴结肿大,后者则腹部出现肿块较多。小孩正是腹部发现肿块后确诊的。
二者虽然同属血液淋巴瘤系统恶性肿瘤,基础用药也差不多,但治疗方案却绝然不同。误诊误治,后果不堪设想。
方案正确,治愈成功率可达到 80% 以上。用错方案,一年内复发的风险会高达 60% 以上。特别是复发后的重复治疗,会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治愈的成功率会大打折扣,甚至危及小孩生命。
但家长还是半信半疑,以为医生是为了增加检查项目,故意找借口,合伙忽悠他们。后来结果出来了,果然与田主任判断一样,前面误诊了,差点误了孩子。
两口子,特别是他老婆都流眼泪,都要给田主任下跪,说太谢谢了,差点把孩子给害了。
这个事,本身是一个投诉事件,即属于「负面新闻」,任何一家医院都唯恐避之不及。
但我觉得这个事例很好。如何把「反新闻」写成「正新闻」?
我们进一步采访挖掘,发现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诉行为,而恰恰证明我们医生的专业水平,特别是职业道德和对患者调度负责的精神。最后这个稿子,得到全国很多同行赞扬和肯定。
作者:海南省肿瘤医院宣传部 梁山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