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7 岁的郭鑫(化名)视物变得越来越吃力。半年前,他在体检时发现左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严重,但仍未引起重视。近期发现逐渐影响生活后,才到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进行就诊,经眼底科副主任犹爱林的详细检查,发现其左眼角膜与虹膜均有陈旧性穿通伤,眼底照相结果显示眼内还残留有磁性异物。进一步追问病史,郭先生才回忆起 6 年前左眼曾受过意外伤,当时有铁屑异物溅入眼内,但并不影响生活,因此他并未重视,也未到医院诊治。没想到,这颗潜伏在眼内多年的异物竟引发了「铁锈症」,一步一步吞噬着左眼的视力。
「铁锈症」,医学上又称「眼铁质沉着症」,是眼球穿通伤后眼内铁质异物存留引发的严重并发症。犹爱林主任表示,当铁质异物进入眼内,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进入眼内的异物铁被组织中的二氧化碳氧化成为碳酸氧化亚铁,随后向周围组织扩散,并进一步氧化成氧化铁,与组织内的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化合物,造成组织内的铁质沉着。这种沉着会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溶酶体破裂并释放,进而引起细胞变性,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角膜内皮铁锈着染、虹膜异色、「黄色白内障」、瞳孔散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野缩小、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严重影响视功能。但其症状出现的时间跨度较大,从数天至数年不等,这也是郭先生在受伤后 6 年都未曾发现病症的原因。
在为郭先生完善了相关术前检查后,犹爱林主任及其团队考虑到异物在眼内存留时间较长,还引发了并发性白内障,为手术增加了一定难度与风险,因此组织了眼眶科、麻醉科等科室专家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讨论,根据郭先生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及预案。一切准备就绪后,经过犹爱林主任及其团队两个小时的努力,在局麻下进行了「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人工晶体一期置入术+左眼眼内异物取出+视网膜病损激光凝固+玻璃体硅油填充术」,最终顺利的将异物完全取出。
郭先生的案例让我们将焦点放到了眼球穿通伤。到底什么是穿通伤呢?犹爱林主任表示,穿通伤是指眼球被锐器刺破或高速飞溅的异物碎片直接刺入或刺穿眼球壁的情况,通常会损伤眼球前部、角膜和巩膜,是一种破坏眼球组织和结构的严重眼外伤。
据犹爱林主任介绍,穿通伤通常有多种类型。按致伤物的性质可分为金属性穿通伤和非金属性穿通伤。金属性穿通伤常见于工业生产中的金属碎屑飞溅、建筑工地的钢筋刺伤等,如郭先生就是因铁销异物溅入眼内导致的穿通伤;非金属性穿通伤则可能由玻璃、树枝、竹签等物体造成。按受伤部位又可分为角膜穿通伤、巩膜穿通伤等。角膜穿通伤较为常见,由于角膜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外界物体的直接伤害;巩膜穿通伤相对少见,但后果往往更为严重,因为巩膜下有许多重要的眼内结构。
穿通伤的高发场景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场景中。在工业领域,如机械加工、金属冶炼等行业,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防护,很容易被飞溅的金属碎屑击中眼睛;建筑工地上,工人在进行高空作业、拆除作业时,也可能被掉落的物体或飞溅的砂石击中;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玩耍时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眼睛、燃放烟花爆竹时被炸伤眼睛等情况也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穿通伤,正确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犹爱林主任表示,首先伤者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避免对受伤眼睛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不要用手揉搓眼睛,也不要试图自行取出眼内异物,以免加重损伤。然后,尽快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受伤的眼睛,避免感染,并立即前往附近的正规医院眼科就诊。同时,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尽量保持头部稳定,减少震动,避免眼内异物进一步移位。
预防穿通伤同样不容忽视。在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用人单位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工人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如防护眼镜、面罩等。对于儿童,家长要加强监管,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玩弄尖锐物品,远离危险区域,如建筑工地、烟花爆竹存放处等。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在进行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的活动时疏忽大意。
犹爱林主任表示,临床中类似郭先生这样因穿通伤导致视力下降的并不少见,我们应该敲响警钟。眼球穿通伤及其引发的并发症如「铁锈症」对眼睛的危害极大,我们必须提高对穿通伤的认识和警惕,一旦眼睛受到意外伤害,要及时就医,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因此,通过加强预防措施,重视预防、正确急救处理眼外伤并及时就医,能够有效降低穿通伤的发生风险,对保护眼部及视力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