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9 日,医师们迎来了第五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医师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走进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几个不同专科,聚焦这群可爱又可敬的医师的故事。
他们穿着 30 斤的「盔甲」,一站就是几小时。
他们常年接受高强度辐射,被国家强制要求携带辐射计量仪。
他们年纪轻轻就穿上预防静脉曲张的弹力袜,身体早早面对不该承受之重。
他们疲惫、脱发、失眠,却多年如一日地超负荷运转,是射线下的生命保护神。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铅衣人。
当走进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介入科,体验铅衣人日常承受之重时,被这身装备压得直不起腰。
站了两分钟,就感到肩酸背痛,满身是汗。很难想象,这竟是他们的工作日常。
据说,这 30 斤铅衣还是改良后的,以前的老式铅衣更重!遇到怕冷不能开空调的病人,介入科医生要忍着盔甲下的汗流浃背,继续手术,一站就是几小时!
虽然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但为了操作方便,他们的手臂是没有铅衣遮挡的。甚至曾经为了抢救病人,连铅衣都来不及穿,直接冲到手术台和死神赛跑。
很多人照一次胸片会担惊受怕,对射线避之不及。而介入科医生的每一台手术,射线量相当于拍了上千次胸片!用介入科任峰奇主任的话说,他们这行是「以命换命」。
我问任主任,是什么让他选择并坚持下来,他笑着说:「热爱吧。看到病人康复后喜悦的样子,那种成就感会让你忘了一切。」
打开手机预约乳腺科医生,你会发现,乳腺科的男医生非常多。作为病人性别压倒式地以女性居多的科室,为什么反而男医生会多呢?
这是因为,乳腺科隶属于外科,相比于女性,男性医生在外科治疗的精力和体力上都占据优势,所以外科比较少见到女性的身影。近些年,随着乳腺癌的高发,乳腺疾病的普遍化,乳腺科就从外科独立了出来。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的王俊鹏主任这里,有很多老病人。有位阿姨说:「越是你们这种大医院,人越坦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看病最要紧,人家医生眼里,乳房就是个普通器官,是堆物质!」
王主任说:「大多数病人都很理性,以看好病为目的,不会觉得尴尬或不方便。只有极少数病人会对乳腺科男医生有误会。对医生来说,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身份也就自动切换了。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需要挽救的生命,甚至是一个个家庭。」
有人把他叫「董大爷」,有人称他为「地表最强」,有人说他是 YYDS,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三科的董晋主任,是个很特别的存在。
特别到哪里呢?就是无论小编发什么主题的视频或文章,底下都有向他表白的。
董主任经常工作到中午下不了班吃不了饭,穿着标配的蓝衣坐在那里一直忙碌。看他一眼,就让不少孕妈心中踏实。
有的孕妈说一开始有点怕他,因为体重增长太快了老挨他批。时间久了发现,董主任那是真的为自己好,就像是亲爹,字字都是苦口婆心,句句都是真心实意。
有的孕妈说,董主任眼中来产检的孕妈,就像是他的孩子,所以他爱把大家统称为「娃娃」。「听明白了吗?娃娃。」「回去控制饮食,娃娃。」一声声嘱托,操碎了心。
擅长各种疑难杂症的董主任,是很多孕妈心中的定海神针。只要他在那里,啥难题也不怕。就用大家经常说他的那句话结束本段落:董大爷,YYDS!
有人说:「麻醉医生的工作很轻松,就是打一针的事儿!」这真是天大的误解!
麻醉学像其他临床专业一样,至少需要五年本科加三年规培,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才能成为一个初级麻醉医生。而一个优秀的麻醉医生,更需要 5 年以上的临床磨练才可以胜任。
就像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资深麻醉医师李延说的,无论简单的静脉药物注射,有难度的神经阻滞穿刺技术或动静脉穿刺技术,还是危重患者的术中管理,麻醉医师的每一针都绝不简单!每一次穿刺,每一次给药都伴随着风险,需要多年的学习和经验摸索才能顺利、安全、有效地完成。
而且,麻醉是一个十分系统的过程,术前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以降低风险;术中除了按照既定方案给予病人麻醉外,还必须严格监测病人的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等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变化进行仔细调节,务必保证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进而为手术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术后还要保证病人安全苏醒,身体功能完全恢复,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帮助病人快速且更好地康复。
简单粗暴地总结一下就是:外科治病,麻醉保命。
这是一群为百姓健康筑牢根基的人,从他们的日常工作点滴中能感受到医者至诚之心和无疆大爱之情。
像这样的人,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里还有很多,他们多年如一日地为守护健康事业而默默付出。
学医的人都知道,这条路很苦,学习周期长,身体负荷重,精神压力大。我想,能坚持下来的,那一定是因为使命感,因为情怀,因为热爱。
最后,让我们诚挚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医师节快乐!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