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济困人民医院地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镇,1986年建院,原为铁路企业医院, 2004年转制移交给地方政府,成为国有公立医院。2006年7月经旗政府批准为科右中旗济困人民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旗县级济困人民医院。2012年2月成为香港善学慈善基金定点合作医院。临床心血管内科和骨外科是当地重点学科,影像科在当地有明显技术优势。医院长远规划是善心工程和发展传统医学。从2012年开始研究并推广在医院平台上构建善教育引导体系,传播善文化,让医院承担道德教育的社会责任。2013年成立了传统医学研究中心,设有中医、藏医、蒙医、苗医等传统医学科室,主要承担传承传统医学,研究身心并治的方法,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建立新的医院运行模式。 医院为国家级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占地21800平米,建筑面积7000平米,床位260张,员工230人,服务半径200公里。是城镇职工居民、新农合定点医疗单位。目前有:核磁、CT、DR、彩色超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 从2006年开始医院用自己的业务收入,实施医疗救助达1000余万元,受益患者30多万人次。减轻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点扶贫旗、国家级贫困旗、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众就医负担。目前医院不仅进行物质济困,更主要的是实施心灵济困,此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善心工程”具有深远的普世价值。
科右中旗济困人民医院地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镇,1986年建院,原为铁路企业医院, 2004年转制移交给地方政府,成为国有公立医院。2006年7月经旗政府批准为科右中旗济困人民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旗县级济困人民医院。2012年2月成为香港善学慈善基金定点合作医院。临床心血管内科和骨外科是当地重点学科,影像科在当地有明显技术优势。医院长远规划是善心工程和发展传统医学。从2012年开始研究并推广在医院平台上构建善教育引导体系,传播善文化,让医院承担道德教育的社会责任。2013年成立了传统医学研究中心,设有中医、藏医、蒙医、苗医等传统医学科室,主要承担传承传统医学,研究身心并治的方法,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建立新的医院运行模式。 医院为国家级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占地21800平米,建筑面积7000平米,床位260张,员工230人,服务半径200公里。是城镇职工居民、新农合定点医疗单位。目前有:核磁、CT、DR、彩色超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 从2006年开始医院用自己的业务收入,实施医疗救助达1000余万元,受益患者30多万人次。减轻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点扶贫旗、国家级贫困旗、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众就医负担。目前医院不仅进行物质济困,更主要的是实施心灵济困,此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善心工程”具有深远的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