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8-21
原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正值中国医师节之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再获表彰,其中温汉春医师获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通报如下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广西医科大学

正值中国医师节之际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再获表彰,其中温汉春医师获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通报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汉春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一直以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人文建设作为医院管理运行的「最强大脑」,将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医院发展进取的「催化剂」,秉承「大医大德、至臻至善」医院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全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

以立足八桂、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视角,2019 年服务门急诊患者 267 万人次、手术 5.9 万台次、出院患者 12 万人次,为壮乡群众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优质医疗服务。医院依托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中国—东盟远程医学中心等国际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推进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事业做出新的尝试,助力建成健康丝绸之路。

医院人文建院模式获得了群众认可,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

加强人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就医体验。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医院领导班子带头腾出住院部办公场所,新开设了 16 个标准化移植病仓,解除了移植患者「一床难求」困境;建立了院内无障碍玻璃廊桥,患者雨天看病检查不再淋雨;对门诊厕所改造后进行星级化管理,改善就医环境。以医学科普为核心内容,搭建了门诊、病房等诊疗区域的健康宣教栏,建设了儿童术前等候区等一批充满人文关爱的基础设施。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全新打造的玻璃廊桥方便群众就诊

优化流程,方便群众就医。医院在合理布局诊疗设施的基础上,推出门诊电子就诊卡、「云胶片」、检验结果扫码查询等措施,实施门诊分时段预约就诊,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门诊全面上线微信、支付宝「扫码付」、导诊条二维码付费,减少了缴费排队等候时间;门诊各个楼层,均设有自助终端机,可以自助缴费、自助打印病历、化验检查结果报告单、处方;对全院诊疗流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优化住院和门诊诊疗流程,方便群众就医。

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医院尊重病人知情权利和隐私,实行诊疗前谈话谈心制度,医患共同决策治疗方案;制作术后暖心小卡片、「六·一」「三·八」等特殊节日为患者送上小礼物,关注患者;24 小时投诉渠道开放模式,及时、耐心地回应患者的诉求,全面实施移动互联网扫码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将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反馈,以「持续改进单」方式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六一儿童节,为小患者送上节日祝福和礼物

以职工为中心,实施人性化管理。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关注职工需求。通过职代会、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职工需求并调整管理方向,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帮助困难职工申请「金秋助学」补助金,定期组织职工免费健康体检,开展职工生育、住院、生日、职工直系亲属去世等慰问;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入职培训、授课大赛等活动,增加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职工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医院为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提升职工素质

积极履行社会职责

完成应急医疗保障任务。多次完成上级委派的医疗保健任务,如在 2008 年汶川地震、2017 年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等区内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参与卫生应急救援、成为广西主要的医疗应急救助力量。同时医院也主动为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两会一节」等广西重大活动提供医疗保障。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在参加演练

积极参与医疗救助项目。医院积极参加政府资助的「精准康复」、「七彩梦」、「先天性结构畸形」、「爱佑童心」「广西综合农村眼保健模式」等慈善项目,为特殊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参与医疗援非项目、东南亚白内障患者「光明行动」、中国-东盟新冠肺炎防控等国际医疗援助,为国家争取了荣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为加强疫情应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国外专家进行国际连线交流

国际合作,助力健康丝绸之路。医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多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是中国—东盟国际医疗技术合作医院及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医院合作联盟成员单位,也是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中国—东盟远程医学中心。依托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成立了地中海贫血治疗专科、肝胆胰外科专科、器官移植专科等合作平台,建立了急诊专科、传染病防治跨境医联体,这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措施,为推进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事业做出新的尝试,助力建成健康丝绸之路。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举办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论坛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勇担社会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人员迎难而上,始终坚守岗位,积极为民服务。

截止到 2020 年 5 月,累计筛查发热病人 52035 人,全院 1900 多名医务人员主动请战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先后派出了 3 批 28 名医疗队员奔赴湖北抗疫,为新冠患者救治远程会诊 200 多人次;第一时间在全院构筑起严密的疫情防控体系,制定了严密高效的筛查流程,加强重点加强人群管控、流行病学筛查、流程优化管理,为疫情的防控赢得了时间;充分发挥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作用,总结经验,支援东盟国家抗击疫情,编写了全体系、多语言、多媒体、多途径的技术材料,与东盟国家分享中国经验。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支援武汉方舱医院抗疫的队员合照

积极推进医疗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医院加强对 1 家紧密型医联体、3 家对口支援医院、85 家技术协作医院、22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技术帮扶,定期派出专家教授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巡讲、义诊和业务培训,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水平;定点帮扶 1 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村,派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驻村工作,完成帮扶村整村脱贫摘帽;常年派出医疗专家到贫困县紧密型医联体(马山县人民医院)开展管理、诊疗等医疗帮扶,为基层医院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扶贫队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巡回医疗队深入基层进行义诊活动

加强医疗公益文化宣传,发出「广西医疗好声音」。医院与广西电视台合作,录制健康知识科普栏目《医科全说》,把医疗健康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利用新闻媒体、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医疗「正能量」,医院涌现出大量感人事迹,如白求恩式好医生彭民浩、广西勤廉榜样郑宝石等。在广西传媒集团举办的一项 39.47 万人参加投票「广西医疗服务百姓口碑榜」网络投票中,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全部的综合实力榜、医德医风榜、就医体验榜和公益先锋榜均位列第一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在《医科全说》节目进行健康知识科普

推广志愿者文化,展示人文关怀。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5 年启动志愿者活动以来,自愿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职工学生多达 1500 余人,他们在医院门急诊、住院部开展志愿者服务,为成千上万的患者及家属提供了方便;医院各科室结合专科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志愿者活动,如:急诊急救项目、胃肠腺体外科康汝之家开展 「粉红康乃馨」志愿行动;神经内科开展「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志愿活动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 2020 年「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年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