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摘要患者:男,22 岁,8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足跟部包块,逐渐长大,无痛感,至成都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并手术切除,后复发 2 次并切除,2021 年 05 月 21 日再次复发并至高尚医学影像诊
病史摘要
患者:男,22 岁,8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足跟部包块,逐渐长大,无痛感,至成都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并手术切除,后复发 2 次并切除,2021 年 05 月 21 日再次复发并至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双侧膝关节、踝关节 CT 平扫+增强+三维重建检查。
检查图像
CT 平扫
右膝(tra)
左膝(tra)
右膝(sag)
左膝(sag)
右足跟部(tra)
左足跟部(tra)
右足跟部(sag)
左足跟部(sag)
双膝关节(VRT)
双足跟部(VRT)
双膝关节(VRT)
双足跟部(VRT)
双膝关节(VRT)
双足跟部(VRT)
CT 增强
右膝(tra)
左膝(tra)
右足跟部(tra)
左足跟部(tra)
影像诊断
双侧髌韧带走行区、双侧跟腱走行区粗大软组织密度影走行,多考虑良性肿瘤,黄色瘤可能。
病理结果
(右足跟部包块)纤维黄色瘤,部分区域胆固醇结晶沉积。
病例小结
腱黄色瘤在 X 线平片上可见病变部位外凸,增粗的致密影,多呈梭形,似可见致密影附着于肌腱、韧带、筋膜,周围相邻骨质结构完整。CT 可见病变部位双侧对称或单侧类梭形软组织肿块,向外膨隆,类似于肌肉密度,CT 值约 60—80 Hu,与正常肌腱无法区分。周围正常结构界限清楚,皮下薄层脂肪清楚,相邻骨质无异常改变。CT 三维重建可显示腱黄色瘤形状、与周围结构关系等。
MRI 主要表现为跟腱梭形增粗 (跟腱中部前后径与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年龄、性别有关),增粗的跟腱呈不均匀长 T1 长 T2 信号,压脂 T2 表现为细网状或斑点状稍高信号。病变一般不累及周围骨质。细网状或斑点状高信号为腱黄色瘤特征性 MRI 特点。低信号结构代表胶原纤维,而高信号区域是含脂质的泡沫细胞和继发的炎症反应,但尚缺乏组织学证据。
病症概述
临床表现
a、病程长,生长缓慢;外观浅黄色或黄色,表面平滑,呈结节状、无痛、无骨关节影响。
b、双侧对称性分布,大小不等,单个或群集,好发于双肘、尺骨鹰嘴、双膝膑腱、双踝及跟腱、双指 (趾) 关节的伸侧、掌跖腱膜、双臀部。
c、位于腱性组织如肌腱、掌腱膜的肿物,质坚硬,不活动,部分有完整包膜,无完整包膜者与腱性组织紧密相连或 呈颗粒 状渗入腱性组织内。
d、常伴有糖尿病、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部分有家族史,有一定复发率。
治疗方案
腱黄色瘤的首要治疗方法是受累肌腱韧带的切除术及局部结构重建。
预后
腱黄色瘤一般预后较好,其意义在于提示高脂血症的存在,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而冠心病是腱黄色瘤死亡的主要原因。
鉴别诊断
典型腱黄色瘤不难诊断,不典型病例易误诊误治,该病应与多发性纤维瘤、腱鞘纤维瘤、腱鞘巨细胞瘤及结节病相鉴别,发生于关节周围者 (双手近指间关节、掌指关节) 应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
参考文献等相关资料:
[1] 李奇莫,忆南,马世伟. 手足多发性腱黄色瘤一例 [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9,25(5):275.
[2]Shankarappa,Ravindranath K.,et al."The challenge produced by familial homozygous hypercholesterolemia when treating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ial disease in the young."Cardiology in the Young 19.3(2009):257-263.
[3] 张秀兰,刘惠萍,曲飞. 多发性结节性腱黄色瘤伴胆固醇异物肉芽肿形成一例 [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32(3):293.
[4] 王加伟,徐雷鸣,吴瑾绣. 腱黄色瘤 MR 表现二例 [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5):705-706.
[5] 王姗,任翠萍,李莹,李贝贝,肖翠萍,李飞,程敬亮. 双侧跟腱黄色瘤 2 例 [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7,33(9):1485-1486.
作者简介
吴新磊,医学学士,从事影像诊断工作 5 年;2016 年毕业于大理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2020 年于昆明市延安医院完成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期间于 2018 年度获得昆明市延安医院「优秀住院医师」荣誉称号;对 DR、CT、MR 各系统常见疾病影像诊断均有一定见解,有一定放射介入手术经验。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