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7-07
原创

四川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左束支区域起搏器植入术

近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位患有房颤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高龄患者实施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该项技术的开展,实现了医院起搏领域的新跨越。70 岁的张大爷近日感觉头昏、乏力、心悸

近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位患有房颤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高龄患者实施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该项技术的开展,实现了医院起搏领域的新跨越。

四川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左束支区域起搏器植入术

70 岁的张大爷近日感觉头昏、乏力、心悸,到市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辅查动态心电图发现,张大爷心跳缓慢还有停博状态(平均心率仅 51 次/分,停搏 4.6 秒),提示房颤合并长间歇,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雪上加霜的是,张大爷还有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的病史。

心跳缓慢、房颤、心力衰竭,还伴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张大爷的心脏现在就像一个年久失修、动力不足的发动机,随时可能停摆。为避免发生严重后果,医生建议植入起搏器,但张大爷的家属担心张大爷年龄大、基础病多,手术及围术期的并发症恐成为最大难题四川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左束支区域起搏器植入术

心血管内科主任蔡国才组织心脏起搏团队对张大爷进行了评估,团队认为传统的心室起搏电极选择放置的位置为右室心尖部或右室间隔部,无论哪一种,均会导致左右心室不同步收缩,导致心脏重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心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因此,团队决定进行左束支区域起搏器植入术,保证张大爷生理性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心室收缩的同步性,保护心功能。

手术采用局麻,手术医生从左侧锁骨下切入小口,在 DSA 机器的引导下,利用 C315 鞘管支撑将 3830 电极头端穿过心脏室间隔精确到达左束支区域,整个手术仅花费 1 个多小时。

四川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左束支区域起搏器植入术

术后张大爷的不适症状消失,伤口恢复良好,起搏器程控显示各参数良好,经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张大爷现已康复出院。

据沈松林医生介绍:左束支区域位于室间隔左室面,传统起搏器电极仅能到达室间隔右室面,起搏 QRS 波较宽,引起心脏的不同步收缩。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弥补了传统治疗的不足,可以纠正心室不同步收缩,最大限度地按照患者自身心脏除极顺序进行生理性起搏,是目前心脏起搏领域的又一重大创新,对纠正心力衰竭有重大意义。

心脏起搏器被喻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健康发明,这项技术让无数心脏病患者获益。

绵阳市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起搏技术从 2003 年开始,从单双腔起搏,到独立完成 ICD、CRTD 心脏起搏治疗,特别是希氏-左束支区域心脏起搏的治疗,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诊体验及预后,标志着医院在生理性起搏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达到国内心脏起搏技术的先进水平,这种更生理、更健康的心脏起搏方式将会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