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11-23
原创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他是极为罕见的严重「折叠人」:身躯弯成 150 度,脸几乎贴着大腿。走路时凳子形影不离,随时仰靠着才能看一眼路。这样的「折叠人」生活,49 岁的他已经过了 20 年。余生的时光,他想挺直脊梁!圆梦何其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他是极为罕见的严重「折叠人」:身躯弯成 150 度,脸几乎贴着大腿。走路时凳子形影不离,随时仰靠着才能看一眼路。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这样的「折叠人」生活,49 岁的他已经过了 20 年。余生的时光,他想挺直脊梁!

圆梦何其艰难,何其危险。

幸好,有省医脊柱脊髓外科专家团队,和他们的人工智能,以及「八大脊柱手术神器」……

01「折叠人」的辛酸生活史

30 年前,家住郑州城郊的朱建华是个挺拔帅气的小伙子。

因为双膝莫名疼痛,他到当地医院看病,得知自己不幸患上了一种被称为「不死癌症」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

这是慢性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

四肢的大关节、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组织的纤维化和骨化,导致关节僵硬、疼痛,累及骶髂关节。

这些关节处的骨骼会生长及融合在一起,让脊柱失去灵活性,患者日常行走姿势僵硬、活动受限。

又过几年,他早上起床后开始出现腰部不适,髋部及双膝关节疼痛加重。

由于当时医疗条件限制,没有及时治疗。

就这样,朱建华的背一年比一年弯得厉害,到现在脊柱向前弯曲约 90 度左右,脖子、背、腰僵直,髋关节也强直。

身高只剩 110 厘米。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由于病情,朱建华一直没有成家、工作,由年迈的父亲照料日常生活。

为了尽量呵护仅存的健康,朱建华总是坚持每天尽量出去活动。

他带着形影不离的塑料凳子,沿着最熟悉的路线,走几步就仰坐在凳子上看一看前方,吃力地往前行走挪动。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由于视线只能看到自己的大腿,即使走了无数遍的路,还是避免不了磕磕撞撞的意外。朱建华时常撞到匆忙行走的路人、街角的垃圾桶和电线杆。

有一次,他的脖子狠狠地撞到一辆停在人行道上的汽车后备箱上,半天没爬起来,脖子疼了好几天。

还有很多常人想象不到的心酸:

由于无法平躺,他从来只能侧着睡觉。

不断弯曲的躯体挤压内脏,他的心肺功能受到损伤,呼吸困难,饭量也越来越小,越来越瘦弱。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结果不容乐观。

「我想挺起脊梁,我想站起来!」这个强烈的渴望日夜盘旋在朱建华心头。

02「我要手术,我要站起来」

机会来了!

一直在留意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进展的朱建华,听说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征开展了「脊柱工程千人救助计划」,目前已有几百人接受了救助,迎来了新生活。

他多方打听后,找到了高延征主任,看自己还有没有手术机会。

从 2017 年开始,高延征主任团队就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开展「中国梦•脊梁」工程,救助贫困脊柱畸形患者。

2019 年,又进一步启动脊柱工程千人救助计划,联合智善公益基金会等慈善组织,计划帮助 1000 名脊柱畸形患者重新站起来。

目前,已有 600 多名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先后接受了救助,其中很多人的脊柱弯曲已超过 100 度。

然而……

看到朱建华时,他那罕见的畸形程度依然让高延征主任和医护团队感到震惊。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专家团队经过会诊认为,要想重新站起来,朱建华最少要接受两次手术,置换强直的髋关节,再通过截骨重塑脊柱,让脊柱重新变直。

脊柱矫形术是难度最高的骨科手术之一,风险巨大。

70 多岁的老父亲反对手术, 但朱建华说啥也不愿放弃重新站起来的希望,因为他也了解过,他的心肺严重受压,放弃这次手术的机会,就等于放弃生命。

智善公益基金会得知他的情况后,立即决定捐款 5 万元帮助解决医疗费用。

03 人工智能助力

跨手术「三大难关」迎新生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朱建华的手术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手术

高延征主任和余正红副主任医师团队先为他施行了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滑膜切除术+下肢关节松解术。

第二次手术

手术团队再为朱建华进行脊柱矫形。

这种极重度的折叠型脊柱后凸患者,矫正手术最大的困难,除了脊柱矫形手术本身极高的技术要求和神经脊髓损伤可能导致截瘫外,就是全麻插管和体位摆放的难度。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张加强,副主任医师耿红芳、王旭反复分析研究认为——

由于朱建华颈椎成折叠状后突,强直无法仰伸,面部、嘴巴根本无法看见,没有操作空间。而且,患者因强直导致张口受限,合并咽腔狭窄,常规喉镜插管无法实现。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最终,麻醉团队研究决定,利用先进的麻醉技术和设备,采取纤支镜引导下经鼻侧卧位下清醒气管插管,顺利完成手术麻醉。

体位摆放更是手术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脊柱矫形手术一般采取俯卧位,患者平趴在手术台上,而这样的体位对一个脸贴大腿的折叠人来说是绝对无法实现的。

如何让患者均匀负重、预防压疮、保护面部、眼睛和会阴……

一系列困难摆在手术医生和护士面前。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巡回护士拿来各种各样的垫子摞了一堆:

「宝塔」形、

「山」字形、

「M」形,

反复尝试,半小时终于搞定!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如何精准、安全、完美地做好矫正手术,是核心中的核心。

高延征主任在术前已经带领团队,多次召集科室医生张敬乙、杨光、王红强、陈书连、廖文胜、张广泉等进行认真讨论,并组织多学科会诊,对患者心肺功能进行反复评估,并做好围手术期的各项干预措施。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术前,手术团队利用数字骨科技术手术软件对手术进行规划设计,模拟截骨。

3D 打印患者脊柱模型进行假骨操作,尝试进行截骨,挑选了最佳的截骨角度和截骨部位,各个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术中,专家团队应用机器人辅助手术定位,智能导航引导准确植入螺钉,超声骨刀安全截骨,神经电生理检测预防神经损伤,「O」型臂数字影像系统评估验证,充分发挥了河南省人民医院智能化、精准化方面国内领先的 「八大脊柱手术神器」的作用。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高延征主任以及张敬乙、杨光、吕东波等医生团队经过 6 小时的紧张手术,终于让朱建华伸直了脊梁。他可以平躺了!

麻醉醒来,朱建华看到自己终于抬起了头、挺直了胸,可以看到手术医生和麻醉师了。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第二天查房时,朱建华激动得热泪盈眶:

「高主任,20 年了,我终于可以平躺了,谢谢您和团队的救助!我在电视上听到过您的声音,查房时只能听到您温暖的话语,今天终于看到您热情的面容了……」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术后,朱建华遵照医嘱,认真地进行康复锻炼。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他的身高由术前的 110 厘米,「长高」到了 150 厘米多。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起初,他只能借助小推车的支撑在病区行走。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慢慢地,脱离小推车,他也能独立行走了。

他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从容。

11 月 12 日,经过两三个月的治疗、康复,朱建华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他衷心感谢高延征主任团队和智善公益基金会对他的救助。

人工智能辅助,助力 20 年「折叠人」挺起脊梁

出院回家时,他走在老父亲的前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信心十足。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