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9-15
原创

西安大兴医院刘雁平:内外兼修 喜欢「烧脑」的「医学侦探」

走进大兴的军大人 061 号: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首席专家 刘雁平博士标签:思维缜密  抽丝剥茧 执着追求 热爱公益笔者按:「神经学科医生诊断疾病就如同侦探破案一样:从见到患者那一刻起,贪婪地搜寻着任

走进大兴的军大人 061 号: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首席专家 刘雁平博士

标签:思维缜密  抽丝剥茧 执着追求 热爱公益

笔者按:

「神经学科医生诊断疾病就如同侦探破案一样:从见到患者那一刻起,贪婪地搜寻着任何有可能的线索。这一搜寻的过程,是从对患者着装、举止、情绪、步态的观察开始的。当患者自己自发地描述他或她所出现的问题时,医生需要仔细的倾听,交替使用『患者自由叙述』和『医生针对性提问』模式,脑海中形成『拟诊假设』。接下来,对患者进行一次细心的全身和神经系统查体,去验证该假设。最后,结合化验室、影像学、病理学等辅助检查所获得的信息,做出鉴别诊断及初步诊断。」

见到刘雁平博士时,她正在神经内科住院病房例行每周教学查房,我站在参加查房的医生身后,正好聆听了上述「医学侦探」式诊断模式。尽管笔者在医院工作多年,但头一次听到这样的阐述,觉得很新颖有趣。

查房还在继续。

西安大兴医院刘雁平:内外兼修 喜欢「烧脑」的「医学侦探」

▲刘雁平(左三)

刘雁平博士正在对一例新入院肌无力患者开展侦探式诊断:病情汇报、补充提问、严格的神经系统查体、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最后由在场医生依照主管医生、一线医生、上级医生、其他二线医生的顺序,归纳病例特点、列举拟诊支持点及排除点、提出进一步的检查治疗建议。最终从定向诊断、定位诊断、定性诊断三个维度得出该病的完整诊断。

在场的医生们或若有所思,或频频点头,或激烈讨论,还有的偷偷掏出手机查找涉及的知识点......

整个查房过程严谨生动,层层递进,连笔者这个非临床专业人士都不由得沉浸其中、似乎也从中领悟出一点诊断思路,原来深奥的神经科学也可以很科普的。

查房结束后,笔者跟随刘雁平博士来到专家办公室,想进一步了解让笔者对神经科学产生兴趣的这位大兴脑科医院首席专家。

在茶香氤氲中,笔者刘雁平博士聊了起来。

西安大兴医院刘雁平:内外兼修 喜欢「烧脑」的「医学侦探」

1984 年,刘雁平考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本科毕业后经层层选拔特招入伍,穿上梦寐以求的绿军装,成为兰州军区总医院一名军医。

这一干就是 30 年。

期间,刘雁平于 1999 年至 2002 年攻读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硕士,又于 2005 年至 2008 年攻读第三军医大学神经病学博士。

从西安到兰州,从重庆到西安,一路执着求学,从普通医生逐渐蜕变为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

神经学科如同「探秘」 

从支离破碎中抽丝剥茧

笔者:为什么喜欢做神经科医生?

刘雁平博士:因为足够「烧脑」啊。

西安大兴医院刘雁平:内外兼修 喜欢「烧脑」的「医学侦探」

看笔者一脸疑惑,刘雁平博士娓娓道来。

刘雁平博士:医生是集诸多角色于一身的复杂个体,现代医生同时具备教师、侦探、科学工作者、作家、会计、哲人等多重使命和职能,需要不断学习具备「超能力」。

医生每天面对不同的患者,从支离破碎的临床信息中洞察疾病的原因和规律,通过缜密的思考推理,获取最终真相。这个过程充满着趣味性,神经科医生尤其如此。

仅仅在初次接诊时通过专业的问诊和神经科查体,在没有任何辅助检查结果时,有经验的神经科医生常常就能对患者的病变部位指出一个方向,通过立体推理过程给出神经科特有的定位诊断,指导下一步诊疗。

定位诊断环节是最能体现神经科医生「牛气」的地方,这种「烧脑」的过程会令人痴迷,支撑着我做了 30 年神经科医生仍乐此不疲。

外练专业素养 成长为「全面手」

笔者:全面的医学知识是合格神经科医生的标配?

刘雁平博士:关于这个问题,我对新入职神经科医生们常常这样说:「神经科涉及的疾病种类涉及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肌肉、大脑皮层、脊髓等广泛部位,疑难病、少见病种多,诊断上有其特有的定位+定性诊断法,是一个专业技能要求高、知识储备要求高的科室,要做一名『清楚』的神经科医生,神经病学、神经影像学、神经解剖学都是必备知识。外修专业素养」就是这个意思。」

西安大兴医院刘雁平:内外兼修 喜欢「烧脑」的「医学侦探」
西安大兴医院刘雁平:内外兼修 喜欢「烧脑」的「医学侦探」

▲刘雁平及科室医护人员查看神经影像学资料

刘雁平博士:来看看昨晚急诊收住的一个脑梗塞患者的诊断过程,从中体会一下知识体系全面的必要性。患者,女性,60 岁,清晨起床时发现右侧肢体抬举费力,麻木,无法下地行走,休息数小时后无缓解遂来就诊。

入院后神经科查体:右侧视野偏盲,右侧上下肢肌力 3 级,右侧上下肢痛觉减退。面对这样一个患者,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偏症状」,(神经病学)。分析其病变部位在内囊,累及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和视辐射(神经解剖学)。进一步安排行头颅 MRI 提示左侧内囊腔隙性梗塞病灶(神经影像学)。据此,该患者定位诊断:内囊;定性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疾病诊断:脑梗死。

整个诊治过程,没有全面的神经科相关知识,很难做到精准诊治。

内练人文精神 尊重患者的「主体性」

笔者:在你任职的省级综合性三甲医院中,你是唯一一个可以同时开设神经科专家诊室和心理门诊的医生?

刘雁平博士:是的,为什么要涉猎心理领域,我先给你讲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逛医」故事。「逛医」是对一类频繁游走于各大医院及各个专家之间穿梭看病的患者,且看的是同一个问题。这类行为有点像逛超市商场的人,被我们戏称为「逛医」。为什么?我在门诊遇到的王女士就是这样的患者。

这位患者王女士告诉我,她这两年全身几乎没有舒服的地方,发作起来经常胸闷气短的说不出话来,以为自己快不行了。有两次还打了 120 送医院,急诊化验、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 CT 检查,连心脏血管造影都做了,结果什么问题也没发现,让回家休息观察。

可王女士回家后还是经常发作,还时不时拉肚子、不想吃饭、头痛、睡不着,最喜欢的广场舞更别提了,根本跳不了了..……

王女士看了很多医院的大专家,包括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疼痛科,这些医生都说没什么大问题,可王女士就是难受,折磨的她都不想活了。王女士在网上也查了,感觉自己好像是心梗、肺梗塞、胃癌的早期,但医生说不是,有的还说王女士「难缠」,说见到王女士就头痛,王女士都不知道应该再找谁看病了。

笔者:你给患者王女士诊断,结果怎么样?

刘雁平博士:我仔细查看王女士厚厚的一沓病历资料,各个系统的检查做的很全面,有的复查了多次。多数医生的建议都是转其他专科就诊,于是,王女士的病历几乎成了多学科会诊记录。

各种检查都不支持王女士患有心脏、肺部、胃肠、骨骼等系统的器质性疾病。看着满脸焦虑的王女士,我让她做了两份量表,结果显示:焦虑自评量表 52 分,抑郁自评量表 50 分。

这一测,情况基本了然。王女士除了她自己反复诉说的身体不适外,存在的症结是——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焦虑抑郁状态。

我给王女士的诊断意见是:躯体化障碍,建议心理治疗配合 SSRI 药物治疗。

王女士一开始接受不了这个结果,经过我的沟通,最终说服她接受我的诊治方案。

三个月后,在进行随访时,王女士已经恢复跳广场舞,告诉我说,「全身都舒坦,好久没去医院了」。

笔者:可以详细介绍一下躯体化障碍吗?

刘雁平博士:躯体化障碍是一类以各种躯体不适为外在表现,心理精神障碍为内因的常见疾病,但经常被多数医生习惯性器质性病变的惯性思维所忽略,医学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培育了像王女士这样的「逛医者」们。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神经科患者中存在心理障碍。比如脑梗塞患者中有高达 40-70% 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而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更是司空见惯。

为消除自己在精神心理方面知识盲点,我申请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修学习精神病学,同时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在我看来,医生的对象是患者,其主体是具有人格特质和人性弱点的人,不同于标准化的机器。只有从身心合一的整体角度去看待病情、分析原因才能得出全面、准确的诊断,做出最有效的治疗。

在注重身体疾病的同时,对患者的病痛感同身受,充分尊重和理解患者,让患者能够有尊严地获得医疗帮助。这便是「内练人文精神」的体现。

临床公益两不误 

义诊脚步遍布西北五省

笔者:临床工作这么忙,为什么会多年来坚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刘雁平博士:是医生的责任感。大多数人以为一名医生的职责就是看好病,做好手术。治好张三,挽救李四..... 我曾经计算过,一名医生穷其毕生心血,如果仅仅局限于分管的床位,能挽救的患者也就区区几百几千人而已,是很有限的,而培养一名优秀的医者又是何其不易。

在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的现状下,如何让每个医生的救治外延扩大惠及更多患者、产生更大社会效益?走出医院,传播医学知识,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无疑是可行的。

西安大兴医院刘雁平:内外兼修 喜欢「烧脑」的「医学侦探」

▲刘雁平(前排右二)

西安大兴医院刘雁平:内外兼修 喜欢「烧脑」的「医学侦探」

▲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公益讲座

我经常参加以慢病防治为核心的医学知识讲座、义诊活动,原因就在于——各种慢性病是人类头号杀手,脑梗塞、冠心病、糖尿病、阻塞性肺病等死亡率居高不下。

在我看来,全民三级预防是减低发病率的关键。作为中国医药协会患者教育委员会委员和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学会委员,我连续多年深入各地州市医院开展医学讲座及义诊工作,参与当地医院教学查房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曾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西安电视台《健康零距离》等栏目做客,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开展科普宣传。

 

西安大兴医院刘雁平:内外兼修 喜欢「烧脑」的「医学侦探」

笔者:我了解到,你还参与了很多军队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

刘雁平博士:是的,我一直致力于军队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曾参与多起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及心理援助工作。

2008 年在第三军医大学攻读博士期间,遭遇 5.12 汶川大地震,我主动报名随西南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参与灾区后送伤员救治工作。近一个月的时间,参与诊治各类伤员 200 余名,为 500 余名伤员及家属开展了医学救治及心理援助,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心理应激期。

此后,在 2010 年玉树地震灾区、甘肃舟曲泥石流自然灾害灾区中的部分伤员,我进行了心理援建工作,救助伤员并实施心理援助 100 余人。

西安大兴医院刘雁平:内外兼修 喜欢「烧脑」的「医学侦探」

作为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委会几届委员,我参与军队体系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自 2011 年连续六年随原兰州军区心理法律服务队,深入辖区各基层部队进行巡回一线心理服务工作。

我曾多次参加部队演习及野外驻训的医疗保障任务,足迹遍布西北五省区,最高海拔 4600 米,克服高原缺氧及风沙严寒等恶劣自然条件,辗转数万公里,在高原哨所及驻地开展各项讲座近百场次,听众数万人,骨干培训数千人,个体咨询辅导上千人,为部队稳定及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历练自我 铸就强大内心

笔者:对年轻医生的成长有什么建议?

刘雁平博士:从选择做医生的那刻起,就开始一生的修行。其中,会经历种种酸甜苦辣,经历生与死的考验。帮助他人、历练自我是永恒的主题。临床经验的积累要跟着临床走、拉住患者的手,珍惜每一个患者提供的学习机会。

以下的话语送给年轻医生,也送给自己共勉:

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除了在实践技能上的锤炼,同时需要铸就强大的内心!因为拥有强大的内心,除了能让医学人文的光辉照耀到孱弱患者的心灵,也能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宁静,承认医学的局限性,宠辱不惊地面对每天可能都会「上演」的生死。

走出刘雁平博士的办公室,笔者的脑海中浮现出这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