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8-09-26
原创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56年薪火相传 培养优秀医师队伍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56年来薪火相传,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医师队伍,用仁心仁术诠释“医者大爱”

他们付出 100% 的努力,为患者争夺那 1% 生的希望;他们在各自的专科领域不断深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他们牺牲休息时间深入乡镇和村庄,为基层民众送去健康……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三院),有一支优秀的医师队伍,多年来为民众的生命与健康保驾护航。

1962 年,省三院的创建者——99 名医务人员拖家带口,从祖国的北大荒奔赴南端的三亚,建立起了三亚第一所正规医院。从那以后,这家医院一代又一代的医者,在危难面前义无反顾,为挽救患者倾尽全力。在这片热土上,他们用仁心仁术诠释着「医者大爱」。

为患者生命忘我付出

对每一位患者的生命,永远付出 100% 的努力。「以患者为中心」是省三院每一个位医生的宗旨。无论是在他们已经熟睡的凌晨,还是在他们正和家人共度的节假日,只要患者需要,他们都会立即奔赴医院。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56年薪火相传 培养优秀医师队伍

2017 年初,一封「三亚,我代表我八辈祖宗谢谢你!」的感谢信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写这封信的人,是一名来自北京的患者家属——王芳。

在这封感谢信中,王芳详细记录了自己的父亲在三亚突发心梗后被送入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紧急抢救的情形。

2017 年 2 月 2 日凌晨两点多,王芳的父亲王大爷因为不适被送到省三院。刚进医院时,王大爷突发心梗。当时经过急救的王大爷已经插上了呼吸机,失去意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都相当大,但为了给患者赢得黄金的 6 小时救治时间,经过充分研判以及征求了家人的同意后,医生决定对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在大年初六的凌晨三点,急诊科医生的几通电话,20 分钟后,心内科、麻醉科以及手术室医务人员全部到位,开始手术。

「后来我找北京好几位顶级专家看过爸爸的手术光盘,无一不伸出大拇指,带着呼吸机把手术做得这么漂亮,真心点赞,也是这个成功的手术为后来的救治抢到了宝贵的机会……」在感谢信中,王芳写道。


在患者的危难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全力拼搏,为患者争夺哪怕只有 1% 的生存希望。他们是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所托。

入院 33 天、26 次心跳骤停、26 次除颤……今年初,一度被判定为 99% 死亡的年轻女患者李玫娜,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李玫娜将自己入院 33 天的经历进行整理,写下感人日记,记录医护人员为自己与死神搏斗的惊心动魄,以及对她付出温情关怀的感人细节。

2018 年 1 月 28 日晚上,因甲亢性心脏病发作,在三亚的山西游客李玫娜被转入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ICU。当时的李玫娜,经过专家会诊,重度心衰的她被判定为 99% 死亡。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觉得她没有生存的希望。然而,省三院 ICU 的医护人员却依然坚持对李玫娜实施抢救。

「我的心脏骤停 26 次,除颤也足足 26 次!现在,总是有医生和护士说,我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其实,这剩下的 1% 并不是我的奇迹。这是重症医学科林森主任、杨云医生以高超的医术和快速准确的反应,ICU 各位护士们以极度的敬业,创造的生命抢救奇迹!」李玫娜在日记中动情地写道。

「ICU 就是要快,快速反应,快速救急,快速用药,必须有效果,没有效果就要快速找出原因。一切都要快,生命是一刻都等不及的。」对自己的工作,省三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林森如此说道。

在 ICU 这样特殊的病房内,李玫娜也深刻感受到了医患之间「信任」二字的重量。

「我除颤时仅有的一点记忆,就是杨云医生说『我一定要救活你。』在每两分钟一次的除颤中,我坚定地相信杨医生,对自己默念我一定要保持清醒!……」让李玫娜感动的是,杨云医生在下班后又一次加班 24 小时,直到确认她脱离危险才回家休息。

「除夕夜,杨医生担心我心情的波动会影响我的病情,就主动陪我聊天,用自己的手机给我看春晚……」李玫娜在日记中回忆自己在 ICU 中度过的这个特殊除夕夜,她并没有感到寂寞,反倒因为这场生命的博弈,收获了在陌生城市与医护人员的这一份相互的信任,感觉到异常的温暖。


在这家医院,感人至深的医患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消化内科的主任似乎永不知疲倦,总是随叫随到;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多年来默默付出,还要承受外界的不理解;新生儿科里有一群「站着工作」的医生,为了一个重症新生儿可以轮流守候几天几夜……谈起医院医生们为患者的付出,省三院院长陈仲深知他们的不易,「当了医生,就意味着没有自己的时间。出诊、查房、手术,遇到紧急情况随叫随到,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没有多少可以陪伴家人的时间。但为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正是一名医者的价值所在。」

凭精湛医术赢得一场场「战斗」

在患者与病痛的抗争中,医生们冲锋在前。而过硬的医疗技术,赋予了医生们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在省三院,有这样一支医疗尖兵队伍,用他们精湛的医术,赢得一场场「战斗」,赢得患者的赞誉与信任。

2017 年 12 月 27 日,只有 3 个多月的小蕊(化名)被诊断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要拯救小蕊,唯一的方法就是实施开颅手术。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56年薪火相传 培养优秀医师队伍

经过充分准备,医院儿科、麻醉、神经外科三个学协同合作,由神经外科主任李钢为小蕊成功实施了小骨窗开颅颅内血肿清除及病灶切除术。

通过只有几厘米的手术切口,李钢为小蕊清除了颅内血肿。在显微镜下探查血肿腔,李钢发现小蕊右侧脑室枕角侧壁上有可疑的病变组织,切除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血管外皮细胞瘤。在多学科医生的密切配合下,小蕊最终脱离了危险并顺利康复。

神经外科是个充满挑战而艰辛的学科。在这个领域,李钢已经深耕 20 多年,并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干血肿清除术、神经介入手术等多项填补琼南地区空白的手术。很多患者甚至从外省慕名而来。在李钢的带领下,医院神经外科在医疗技术、科室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今年 8 月 4 日,正在海口开会的消化内科主任曾俊涛接到了医院值班医生的电话,电话那头告知他一名患者需要紧急手术止血,情况危急。由于这种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其他医生没有把握开展。放下电话,曾俊涛立即开车赶回三亚。在开了 3 个多小时车赶回医院后,曾俊涛立即为患者实施了内镜下止血手术,十几分钟后,已经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转危为安。

曾俊涛已经带领着团队实施了很多这样的高难度手术。从 2015 年年底到省第三人民医院工作至今,曾俊涛的胃镜手术量即将突破 2000 台。仅今年前 7 个月,他带领团队已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1976 人次。

反应迅速的医疗团队和畅通的无障碍通道,也让医生们在与死神的赛跑中屡屡获胜。


31 岁的乐东小伙小邢,就是在省三院与乐东黎族自治县第二人民医院的无缝对接中,从死亡边缘被拉了回来。

2018 年 6 月 27 日,省三院胸痛中心接到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电话。电话那头焦急地告知,该院接诊了一名突发心梗的患者小邢。该院为小邢溶栓后已用救护车转送患者至省三院实施抢救。接到电话后,省三院立刻启动胸痛「绿色通道」,让小邢在到达医院后绕开急诊科,直接入心内科导管室为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当时小邢的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房颤动、前壁心肌梗死,病情危重。

得到家属同意后,院介入科主任、心内科副主任周祥群带领团队立马着手为小邢进行手术。通过 2 次治疗为小邢植入了 2 枚支架,小邢最终获救。

这场相距 100 公里无缝对接的「生命接力」,为年仅 31 岁的小邢打通了生命通道。

省三院胸痛中心自 2017 年底运行以来,建立了与三亚市周边网络医院协同救治的机制,通过省三院胸痛中心电话、微信群等渠道,随时了解患者信息,为患者实行远程协助救治。包括小邢在内的上百名胸痛患者通过省三院的胸痛「绿色通道」成功获救,这其中还包括不少在三亚旅游的外国患者。


「一名医生,从学校毕业到成长为名医名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非常重视这个过程中对每一位医生的培养。」陈仲介绍,省三院对医院每位医生每个阶段的培养,都十分关注。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生,医院设置了完善的岗前培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年轻医生们定期轮岗轮科,跟随老医生学习,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对于成长中的中级以上的医生,医院也定期将他们送出省外,到国内知名医院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学习交流。而副高以上的医生,则鼓励他们到国外交流,开拓视野,并充分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目前,省三院已经和法国、加拿大等知名医疗机构建立起了帮扶合作关系。

如今的省三院,已经能够开展主动脉夹层的支架植入和全弓置换术、不开胸微创切除肺癌手术及食道癌手术、复杂的心脏支架植入术、先天心介入治疗丶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微创治疗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双膝关节置换术、脑动脉夹狭支架植入治疗、胃肠肿瘤内镜治疗等,这些技术在我省南部乃至全省都占领先地位,让民众看病不出岛。

陈仲介绍,随着医院人才阶梯队伍的形成,医院也将不断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孕产妇急救中心等 6 个重点专科的建设。「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建成我省南部医疗的中心,创建我省南部三甲医院的标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为基层患者健康倾注热情

除了关注院内患者的健康,省三院人也努力为院外的更多民众健康保驾护航。无论是下乡义诊、宣传科普,还是帮扶贫困民众,省三院人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爱。

定安县雷鸣镇山地村村民王坤文是省三院定点帮扶的一名因病返贫的贫困户。了解到王坤文的困境后,省三院的专家联合定安县人民医院专家为他实施了手术,治好了困扰他多年的疾病。「医院不但治好了我的病 ,还为我兜底了个人自付的 1966 元医疗费,并且给了我 500 元的慰问金!」对于医院的帮助,王坤文心存感激。

在医院对山地村的帮扶过程中,多个学科的医生们都积极参与其中。

今年 2 月 9 日,来自医院疼痛医学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方面的专家们,带上药品,在山地村摆起了义诊服务台。他们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民众进行仔细检查,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就医方案,并为患者发放相应免费药品。与此同时,医生们还分别为村医及相关人员近 20 人讲授了科普知识。

为了让更多民众远离疾病,省三院的医生们致力于科普宣传。多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我省南部各个乡镇。

同时,作为南部地区的龙头医院,省三院的医生们还承担起「传帮带」的任务。近年来,医院持续对乐东县人民医院、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等基层医院进行帮扶,建立了专家会诊,开通绿色通道等多项举措。

「治病救人是我们医者的使命。」陈仲说,自 1962 年建院起,在 50 多年中,医院始终大力弘扬医德医风,不断提升医生的医疗水平,传播正能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对患者的深情,对自己职责的担当,自建院初期老一辈的医师身上,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医院的优良传统。

陈仲表示,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完成保健任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帮扶基层、救助贫困,省三院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人们的健康义无反顾、坚定前行。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