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博上广州日报、人民网等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了广州两位美女护士救人的新闻。两位姑娘见义勇为,及时施救,让心跳骤停的乘客转危为安,还是要给她们一个大大的赞...
今天,微博上广州日报、人民网等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了广州两位美女护士救人的新闻。
两位姑娘见义勇为,及时施救,让心跳骤停的乘客转危为安,还是要给她们一个大大的赞——尤其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现在,更是难得可贵。
不过作为丁香园(微信号:dingxiangwang)的读者,仔细看内容后,多半心里都一愣:心脏骤停,按压人中,这是极其不专业的急救表现!
据广州日报的报道,按压人中的这位护士,接受过严格的心肺复苏技术训练,而且还「经常到社区去做群众的心肺复苏培训」。
好好的心肺复苏,为什么混进了「掐人中」?这和我们平时学的不一样啊!
为什么会想到掐人中?
掐人中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技能(种族天赋),被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自古以来,只要看到有人不清醒、晕倒、或者溺水、坠楼,抢救的第一步必定是先掐人中,有图为证——
上周另一则「光脚爸爸」的网络新闻里,包着热惊厥的孩子的爸爸在公交车上也是全程按住人中不放。
这种宣传,让我们极其担忧,万一大家有了「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都要先掐人中再说」的错觉,那该怎么办!
掐人中到底对不对?
历年来,医院培训的 BLS(初级生命支持)和 CPR(心肺复苏)里都没有「按压人中」这个步骤。即使国家号召「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也从未出现在任何心肺复苏指南中,出现「掐人中有效」的说法。
能通过「掐人中」活过来的,不去掐也能自己缓过来,因为那都不是真正的「休克」「心跳骤停」,而仅仅是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
真正需要抢救的,把人中掐烂了也救不过来。徒劳地掐人中反而延误了正经有效的抢救措施。
所以说,掐人中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到底有什么危害?
其害一:
在做拇指「掐人中」动作时,其余四指会自然地放到下巴处协助用力,这样反而造成口部闭合,如果口腔分泌物则无法排除,造成呼吸道误吸风险。
而清理口腔、通畅呼吸道正是现代抢救中强调的关键一步。
无论是原来抢救的 ABC(Airway、Breath、Circulation)还是现在的 CAB,气道通畅始终是重中之重。
其害二:
如果被救人有门牙松动等情况,大力「掐人中」如果造成门牙脱落,反而人为造成呼吸道异物梗阻、出血等损伤。
其害三:
下压人中还造成低头、加重舌后坠,导致呼吸道堵塞。而在正确的急救过程中要求开放呼吸道,采取的「仰额抬颏」法,使呼吸道打开,保证通气。
对比两个动作,区别显而易见:
掐人中使呼吸道关闭
开放气道的正确姿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