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20
原创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6 月 16 日晚,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手术室副护士长王开秀参加中国(广西)第 23 批援尼日尔医疗队,全科医疗科副主任医师卢文君博士参加中国(广西)第 15 批援科摩罗医疗队在圆满完成了为期 18 个月的援非医疗任务后,载誉归来。医院党委书记蒋伟、副院长马礼兵及人力资源部、医务部、护理部负责人,两位医务工作者家属和所在科室同事到桂林北站迎接。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医院领导、科室同事、家属到车站迎接王开秀、卢文君

在欢迎仪式上,蒋伟深情地向王开秀和卢文君说:「历时一年半,在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非洲,你们克服重重困难,不辱使命完成了援外任务,传承和发扬了中国医疗队精神,发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用汗水筑起了中非友谊桥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大爱情怀,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也感谢各位家属的全力支持;希望你们回到岗位后继续发扬援非精神,为群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王开秀、卢文君表示,援非医疗工作是国家赋予的使命,也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很荣幸能为援非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归国前夕,王开秀获尼日尔共和国公共卫生部颁发「公共卫生健康荣誉勋章」证书,并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授予「优秀医疗队员」荣誉称号;中国驻科摩罗大使郭志军、科摩罗卫生部长 Loub Yacout Zaidou 向卢文君颁发了荣誉证书,她同时获得了中科友谊医院工作荣誉证书。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王开秀获得尼日尔国家颁发的铜质勋章证书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王开秀在尼日尔与新老桂林医疗队员的合影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中国驻科摩罗大使郭志军、科摩罗卫生部长 Loub Yacout Zaidou 向卢文君颁发荣誉证书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卢文君获得中科友谊医院工作荣誉证书

援非故事(王开秀自述篇)

王开秀是桂医附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兼手术室副护士长,援非期间在尼日尔综合示范医院从事手术室及复苏室护理工作,并担任医疗队生活委员和出纳。

01 因战胜困难而自豪

王开秀在援非日记中这样写到:

这一天是我在尼日尔综合医院工作的第 336 天,这是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依然是烈日当空,天气干燥。尼日尔地处撒哈拉大沙漠,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高温酷热;黄沙漫天飞舞、呼吸的空气都有沙尘的味道;垃圾到处横行、蚊虫苍蝇多,必须时刻提防被蚊虫叮咬感染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医疗资源匮乏,手术经常由于器械、用物的短缺而延期或更改手术方式,即使是首都尼日尔综合医院,手术体位配件也很紧缺。

我像往常一样,换好洗手衣,来到已经非常熟悉的手术室,「Amina  Bonjour」,「Bonjour Amina」,非洲同事的问候此起彼伏。是的,在这,我是 Amina。何时开始,他们如此称呼我的?时光回到 2023 年 1 月 5 日,我们到尼日尔综合医院工作第三周。当时,我正在给一位静脉穿刺困难的小儿患者进行穿刺,脊柱外科杨宇博士跟我说:「第 4 手术间有一台腰椎手术,需摆俯卧位,这里没有俯卧架,您去指导一下体位摆放」。我建立好静脉通路后立即来到 4 号手术间,整个手术室不仅没有俯卧架,就连枕头、硅胶垫也没有,体位摆放不当易导致压疮、神经损伤、失眠等并发症。该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为高风险,这俯卧位怎么摆呢?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战胜困难的信心一直不放弃。我找来手术用的敷料,评估患者体型,根据患者体型指导当地护理人员自制大小软硬合适的体位垫并指导他们摆放俯卧位,跟他们讲解体位摆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向他们灌输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手术进行很顺利,术后平安返病房。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指导非洲同行自制体位垫

术后第二天,我随中国医疗队的主刀医师带领非洲同行一起到病房回访。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皮肤无压疮。患者对我们说「Merci beaucoup」,听到这一句,我心里是欣慰的。患者的一句感谢,对医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从此以后,非洲同事帮我起了一个名字叫「Amina」,这名字在非洲的意思是「值得信赖」。我想,这不仅仅是对我本人的称呼,还是许许多多的非洲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中国援外医疗队员的称呼。每天在手术室巡回时,时不时听到非洲同事用法语或者不太熟练的中文呼唤,「Amina,…我们这病人需要摆体位」;「Amina,请帮叫你们的麻醉医师过来」;「Amina,我们这手术需要你们的外科医师」…此时,被信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心里感觉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02 远程会诊救同胞

异国他乡救助同胞,责任更是重大。2023 年 2 月 10 日,一名中资企业患者,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和疟疾,在尼日尔感染疟疾多为恶性疟、脑型疟。其病情重、发展快、预后差,有死亡风险。为及时控制患者病情,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梁志清副队长建议通过分布式移动远程诊疗平台与国内进行远程会诊,具体会诊细节事宜由我协助梁志清完成。会诊前我们跟随主诊医生到病房了解病情,向患者宣教新冠病毒感染和疟疾的相关知识,稳定患者情绪,并测试远程会诊视频效果,以保证远程会诊工作万无一失。就这样,一次跨越两大洲、三大洋的中、尼两国远程医疗会诊得以快速组织形成。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床边测试远程会诊视频效果

会诊时,为给国内专家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患者情况,更好的与医疗队专家沟通和交流,保证会诊质量,王开秀主动担任摄影,全方位、多角度的为会诊提供更多、更好的原材料。

这次与国内远程会诊,多学科合作,使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出院前,中国同胞和非洲同行都向中国第 23 批援尼日尔医疗队的专家们竖起了双拇指。这一刻,自豪感由然而生。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患者向中国医疗队的专家和非洲同行竖起双拇指

03 精心义诊献爱心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我和队员们积极参加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教授与非洲第一夫人发展联合会共同倡议发起的「中非携手暖童心」关爱非洲孤儿健康活动,来到尼亚美儿童救助之家开展义诊活动。义诊前参与策划和组织,协助大使馆和医疗队为尼日尔孤儿院的儿童们精心准备各种礼物和爱心包,以表达中国人民对非洲儿童的关心和关爱。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准备礼物和爱心包

义诊现场,热情为孤儿院的儿童提供各种免费健康咨询和药物发放,并把准备好的礼物和爱心包交由中国大使捐赠给非洲儿童。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药物发放

这次义诊,让我感受到了尼日尔孤儿们生活的艰苦,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义举,我内心同样是温暖和感动的。今后的日子,我会尽我所能,尽心尽力帮助他们,用实际行动讲好援非的中国故事。

如今距离援非结束还有半年时间。我将继续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以实干笃定前行,用行动践行初心,用精益求精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做新时代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

04 用实际行动诠释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在援非的过程中,有一个小女孩让我难以忘怀。那是一位胸部手术的小女孩,她才六岁。与她共同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疗援助的意义和价值。

一天,我走进手术间,看到手术床上的小姑娘哭闹、反复挣扎,不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我知道,在中国,很多小孩从小就害怕医生,害怕打针,我觉得她也一样。想到这,我走过去,轻轻抚摸着她的头,用憋脚的法语告诉她:「N'ayez pas peur, il y a un bug dans votre corps, le médecin peut vous aider à l'attraper(别害怕,你身体里面有条虫子哦,医生帮你把它抓出来就好了)」。她带着好奇和疑惑的眼神看着我,问「Chinois」?我点点,告诉她:「Oui, je suis chinois(对,我是中国人)」。没想到,她居然用中文对我说「你好」。在那一刻,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知道,尼日尔的很多当地老百姓都会说「你好」,这是源于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和中国人来到尼日尔,一直以来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着他们。看似一句简单的「你好」,但它却包含了一代代中国人在尼日尔做出的努力,包含了中尼两国人民血浓于水的感情。小女孩觉得我是她的希望。我俯下身来,耐心地安慰着这个小女孩。在我的安慰下,小女孩渐渐安静了下来,慢慢配合医务人员工作。

麻醉前,她一直紧握着我的手,用她那纤细的手指传递着力量和勇气。小女孩的坚强和勇敢让我深受感动。手术经历了 2 个小时,当我看到她从手术室出来时,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术后,我去查房,她看见我来了,主动伸出她纤细的右手握住我的手,我说「Ne t'inquiète pas, tout ira bien(别担心,你会好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精心护理着她,为她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在我和医疗队的共同努力下,小女孩康复出院了。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王开秀精心护理非洲小女孩

援非医疗队的意义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援助和技术支持,更是传递着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友谊。我们通过与当地人民分享知识和技术,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一名中国援尼日尔医疗队的成员,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荣幸能够参加这样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不仅要为当地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还要传播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增进中非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王开秀工作的尼日尔综合医院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中国援尼日尔第二十三批医疗队合影

援非故事(卢文君自述篇)

卢文君,桂医附院全科医疗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援非期间在科摩罗昂儒昂岛中科友谊医院从事医疗工作。

01 初到科摩罗 全科医生勇担当

2022 年 12 月 7 日,我作为第 15 批援科摩罗医疗队的一员,赴科摩罗昂儒昂岛中科友谊医院执行为期 18 个月的援外医疗任务。幸不辱使命,今圆满完成国家交予的任务,即将返程回国。

一年半的援外工作和生活,是我这辈子都难忘的经历。一年半以来,我们经历了停水停电停网,下班路上遇到山体滑坡、搬新驻地等,还克服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物资匮乏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卢文君和队友在中科友谊医院门口合照

作为全科医生,我工作的内容跟国内的基层医生没有很大的区别,只要病人来找我,不管内、外、妇、儿,我都尽自己努力去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整个任期时间里,我总共参与抢救危重病人二十余人次,协助急诊查房住院患者一百余人次。参与义诊 4 次,义诊一百余人次,给科方公务员及在科中资机构华人诊治二十余人次。

我接诊的对象里主要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疾病、各类皮肤疾病的病人为主,由于当地人健康观念差,作为全科医生,除了提供日常医疗救治服务,我还针对当地高发病率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高血压、糖尿病的危害性,尽最大努力让当地人改变等靠拖的陈旧的就诊观念,让他们知晓越早治疗,治疗难度才越小,并建立健康管理档案,进行随访观察,及时提供医疗指导。此外针对当地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流感、伤寒,以及近期流行的霍乱,在平时的诊疗工作以及义诊活动中,我都会积极向当地民众普及健康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受到科方政府领导和当地居民的认可。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在科摩罗莫埃利岛义诊时给病人查体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在昂儒昂岛西马市医院义诊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尤记得刚抵达中科友谊医院开启工作的第一天,或许是因为第一次有中国医生进驻这个医院,科方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就诊的病人多到堵满了整个走廊,而我还没进入状态的法语水平,以及与助手翻译刚刚启动的磨合期,看一个病人几乎要花半个小时,到下班的时间,桌上还有十几二十本病历本,门口的病人因为相互抢着要先让我看,不但相互对骂动手打架,还把出去劝架的助手给推搡骂哭了,那时候的我觉得要是自己的法语很顺溜,接诊的速度再快一点,也许我就能多看点。

可是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我不能只要求自己有进步,我更该做的是把我的知识技能更多的传授给当地的医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后来的时间里,我除了努力提高法语水平,更始终坚持医教并行,每周定期与当地的医生在急诊查房,在查房的过程中,我会指出他们在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向他们传授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护理经验,帮助他们提高诊疗水平,增强他们的临床应对能力。幸运的是,他们都很努力,通过一年专业的指导,当地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都很喜欢跟着我查房,听我讲临床上一些特殊的病例分析,并且期待有机会到中国学习。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联合医疗队妇科冯奕医生和卢文君在急诊查房

02 患者难配合 「苦口婆心」尽责任

接诊的病人里,我最难忘的是一对夫妻病人,女的有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男的双侧鼻腔肿物堵塞鼻孔已经出现张口呼吸。难忘,是因为他们是我看过的病人里最能坚持复诊的,也是复诊病人里又并不完全遵医嘱执行的。反反复复,四个多月的时间,几乎每周都来一次医院找我,刚开始是因为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达 27 mmol/L,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建议住院完善检查及治疗,但丈夫碍于经济困难以及家中还有老小,好说歹说依然拒绝住院,没办法,我只能开了胰岛素和其他相关对症用药,嘱咐助手一定要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并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病情变化及时就诊。然而一周后复诊,复查空腹血糖不降反升到 30+mmol/L,追问用药情况,患者家属说已经遵医嘱执行了,但我还是不相信。就让患者家属去买了吃的东西回来,我要亲眼看着病人一餐摄入量多少,而家属又是怎么打胰岛素的。

结果发现,病人说的胃口不好吃东西很少,却是一口气能干掉半个法棍三明治还说饿,而家属给她打胰岛素时手一直抖以致针头都没真正进入皮下,所以一个星期以来,病人不但能吃,关键还没用上胰岛素。不得已再次建议住院治疗,依然是拒绝,没办法,只能让助手手把手教一遍,让家属再操作一遍,确定没问题了,才放他们回去。

此后的每周复诊,血糖总算慢慢的降下来了,一直降到空腹 10 mmol/L 以下,病人状态也明显好了很多。然而一周后,我还是傻眼了,患者丈夫跟我说以为治愈了,胰岛素用完,他们没有遵医嘱的继续购买使用,而是干脆直接把所有的药都停了,然后空腹血糖又再次恢复到初诊时。虽然我很无奈,但是该努力的也尽力了,好在他们都没有放弃就医,至少还有希望。

诸如此类的病人还有很多很多,特别是高血压的病人,几乎都是血压一降下来就直接停药,不管你怎么跟他们说血压、血糖的反复波动对身体的影响有多大,他们依然有自己的想法。还有难以执行的减肥、饮食、健康教育,肥胖对科摩罗这个国家的女性来说,是美丽的代名词,所以路上遇见的成年女性基本上都很肥胖,哪怕胖得坐立难安,她们依然拒绝减肥这种「违背常理」的操作。

03 大国使命 白衣天使展形象

在整个任期里,我时刻牢记个人不仅代表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国家,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尽力解除每一位患者病痛,树立中国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和中国医疗队良好作风以及中国优秀的大国风范。一年半的援外医疗工作,虽然充满挑战和困难,但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援外医疗事业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深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在科摩罗,医疗资源的匮乏,以及当地居民贫困的现实原因,使得很多疾病并不能像国内那样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这需要我们援科医生结合当地的医疗条件,凭借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甚至于与国内同门进行远程交流,才能更快、更好地为患者作出诊断并进行治疗。由于科摩罗当地教育落后,人们对健康保健的意识淡薄,这也需要我们每一代援科人不断地对他们灌输健康科普和预防保健知识。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科摩罗地区的医疗水平将得到很大提升,居民的健康状况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桂医附院 2 名援非队员载誉归来
给科摩罗外长测血压并进行健康教育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