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7
原创

​病理科: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编者按

2024 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中山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也将喜迎自己的 90 岁生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回首 90 年发展历程,喀地一院如胡杨般扎根喀什,以身为屏、无惧风霜,坚守帕米尔高原,护佑百姓健康。跨越历史,铸就辉煌。回眸 90 年沧桑巨变,在一代代「喀一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中,医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卓、创新无限的跨越式巨变,成为各族患者最为信任的生命堡垒。

九秩春秋,「医」路逐光。细数 90 年累累硕果,我们特开设「重点专科巡礼」专栏,有序推介全院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区级 25 个临床重点专科。通过讲述专科故事,带您一起了解喀地一院各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并以此「献礼百年中大 奋进九秩喀一」!

病理科

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李主任,这里有一个手术切除标本需要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4 月 30 日,正在显微镜下与细胞「社交」的病理科主任李玉华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思路。

由于手术标本的特殊性,李玉华一刻也不敢耽误,「快,赶紧登记取材,咱们几个人先把手上其他的活放一下,优先处理快速冰冻标本,病人就在手术台上躺着等待病理结果好确定下一步手术方案。」

对于李玉华和她病理科的伙伴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就是切标本、看片子、出病理报告,「三点一线」式的工作流程,最后凝聚成病理报告的几页纸。

但一份病理报告的分量究竟多重?薄薄几页纸,字里行间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苦乐。我们常常觉得,去看病,就是和医生面对面,诉尽自己「愁肠」。却不知,有这样一群人,你看不到他们,但是他们对你的病情了如指掌,甚至可以对你的病情程度,下最后一道「通牒」,他们就是站在显微镜光影背后的——病理科

​病理科: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走进病理科,简朴安静的办公室里,摆放着种类多样的专业医疗设备,繁杂琐碎的切片标本和数据信息……在这里忙碌工作的他们,手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凭借积淀多年的医学知识和福尔摩斯般的探索精神,每天在显微镜下细致入微地「读片」数百张,明确疾病的性质、病因、程度,尤其是对肿瘤良、恶性质的判断,给临床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第一手情报」。

「镜」益求精,「判官」不好当!

病理科成立于 1960 年,说起来,是医院的「老科室」了。看着走廊宣传墙上颜色各异的病理切片,李玉华笑着说:「越好看的,反而越危险。」

不少人对病理科的了解,是从听到「活检」两个字开始的。

病理科在医院中的主要任务有两个:对门诊活检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完成诊断工作。虽然仅有这两项工作,但其范围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临床科室的大部分诊断,病理诊断是临床上很多疑难病例的最后的诊断,在多学科会诊(MDT)中时常充当最后法官的角色,因此病理医生被称作「医生的医生」或是疾病「判官」。

​病理科: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虽然不直接和患者打交道,主要工作是接收各个科室送来的病理标本,当标本被送到病理科后,病理医师先要巨检、取材;然后病理技师要经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等工序把送来的标本做成 2×1 厘米大小的蜡块,然后切片、染色;制片完成后交给病理医师进行镜下观察并书写病理诊断报告,听起来简单的工作,却一般需要 3-5 个工作日。

而病理报告往往只有几个字,说到如果结果是良性,那工作是不是有点「白做」,李玉华却笑着说:「那我们病理科的让你希望我们所有的工作都白做,这样我们的病人都是良性,都能健健康康!」

六十余年栉风沐雨,深耕技术敢为人先。病理科从最初的小小两间房,发展成为符合三级甲等医院标准的规范化病理实验室。同时,科室成员也由当初的两个人发展成为由 21 名专业人员组成的病理技术全面、各亚专业学科初具规模的优秀病理团队。六十多年来,医院病理人,在前辈们的指引下,四季风雨陪伴着忙碌光阴,见证着科室的茁壮成长。

潜心钻研,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1998 年科室开展术中冰冻病理检查;2007 年开展液基细胞学检查;2008 年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项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南疆地区一个又一个病理空白。

2012 年,科室成为以喀什为中心的南疆三地州片区三级数字化远程病理会诊中心及卫生部试点单位,每年远程会诊量超千例。

​病理科: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病理科: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面对病理「人才短缺」,培养病理人才「望洋兴叹」,2014 年 7 月,科室成功申报成功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经过近几年的悉心培养,三名病理规培医师取得证书,为本院病理人才梯队建设实现真正的「正本清源」。

2015 年科室成功申报自治区重点专科建设科室;2018 年科室成功申报各级科研项目,至今已顺利结题 6 项。

多年来,医院持续推进病理科学科建设,通过「派出去学」、「请进来教」相结合的方式,使病理科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打造出一支专业知识全面、技术实力雄厚的优秀病理团队,能够做出全面、专业的病理诊断,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重要依据和有力支撑。

​病理科: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病理科: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小活检组织病理报告及时率 100%,大标本组织病理报告及时率 99.82%;细胞学及时率 99.63%。

HE 切片优良率达 99.43%,快速冰冻病理及时率 96.83%,标本及时规范化固定率达 99.67% 以上,室间质评合格率 100%。一个个简单的数据背后,却是病理人没日没夜地辛苦付出。

从接收标本到标本取材、固定、脱水,再到制作出一张张「薄如蝉翼」的病理切片,大家笑称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片子」,耐心检查,但要将一份份准确的病理报告及时交给患者及家属,为患者赢得治疗的有效时间,需要的不仅仅是对枯燥平凡的坚守,更要细致贴心,甚至敢于做那个「拍板的人」。

​病理科: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许多人说,病理医生是『医生的医生』,也是临床医生最好的咨询者与合作者。」李玉华说,在病理人眼中,不仅要积极配合临床工作,也要捧出一颗真心来服务患者。在患者迷茫无助时,要给予安慰与关怀,也要在专业诊断时敢于做那个说一不二的「判官」,只有这样,才值得被患者信赖。大家平时不怕苦和累,唯恐对专业研究的不够深入、透彻,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钻劲儿」,这不仅是病理科团队在病理之路上积极进取的初心,也是病理科能够发展到现在的「秘诀」。

粤喀同心,为基层病理赋力

自广东援疆以来,病理科在援疆专家的帮助下,陆续开展了特殊染色、原位杂交、Fish 等新检测技术,填补了南疆地区的技术空白,并增加了多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不仅满足了临床诊断需求,在治疗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病理科: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病理科:显微镜下有「乾坤」,不与患者打交道,却是疾病「判官」!

「专家还为科室购买了很多书籍,提高科室诊断基础水平,为科室增添教学、诊断、科研必不可少的设备。」李玉华介绍,科室最显现的就是那台 10 个人可以共用的显微镜,多人共览显微镜不仅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更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师带教学生深入地观察病理样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在自身科室有所发展建设的同时,科室还为基层医院的疑难病例提供诊断帮助,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赞誉。每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都接受本地区县、市医院及其他医院的病理疑难会诊 500 余例,接受各医院进修生数名。

风劲帆满力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此时。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病理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打造过硬技术、完成精准诊断、提升服务能力为己任,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开拓创新,扬帆远航,奋力在医院高质量发展和维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道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