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4-29
原创

带状疱疹后疼痛难忍怎么办?

近日,一位患者来到上海天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据他所述,几天前,他感觉腰部疼痛及肋骨周围肌肉痉挛,他误认为是普通扭伤。为缓解不适,他尝试外用膏药和扶他林等药物进行自我治疗,但都未能有效缓解症状。症状出现后的第三天,皮肤出现大片疱疹,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夜间都不能正常入睡。所幸,经过皮肤科、疼痛科、超声科两次联合治疗,患者的疼痛基本缓解,皮疹也完全消退。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蛇丹疮」或「火龙缠腰」,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初次感染通常引发水痘,痊愈后病毒可能潜伏在神经细胞中,待免疫力下降或其他诱因触发时,病毒可能重新激活,沿神经线引发带状疱疹,表现为身体一侧的成串疱疹和剧烈疼痛。

什么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 多发的顽固性疼痛,疼痛剧烈且可能反复发作。

这种疼痛有时在疱疹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随着皮肤损伤的愈合,部分患者的神经痛会逐渐减轻,但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患者,尤其是免疫功能降低的淋巴瘤患者,常常在皮肤病变愈合后仍持续遭受神经痛的折磨,这种痛感可能持续数月。这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损害了神经,导致神经发放异常信号,引发长期的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疼痛难忍怎么办?

带状疱疹主要侵犯感觉神经,肋间神经最受影响,在所有发病案例中占比超过 70%。除此之外,三叉神经和坐骨神经也是常见的受影响部位。相对而言,颈神经、臂丛神经和阴部神经等神经的受累情况则较为少见。

带状疱疹后疼痛难忍怎么办?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1、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治疗

借助超声可视化动态引导,根据受侵犯神经的走行和支配规律,在神经干、丛、节周围注入药物,以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对确定侵犯神经干的病变,药物注射可以起到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感染、加速皮损愈合和减少后遗症的作用。随着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疼痛治疗已经实现全面靶向、精准和即时可视化水平。

2、疱疹皮肤皮内神经调控治疗:

皮内神经调节能够阻断皮肤痛觉传导通路、打破疼痛恶性循环、改善血液循环和发挥抗炎作用,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3、脊神经节神经调控治疗:

通过合适的温度,针对病变神经节进行治疗,减轻神经卡压,抑制神经异常放电。

超声科闫瑞玲教授介绍,超声技术通过接收不同组织反射的声波信号,可以清晰显示皮肤、脂肪、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等各种组织。超声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靶点位置,从而方便医生设计安全、有效的穿刺路径。

在本病例中,通过超声引导,精准地将穿刺针插入神经干、丛、节等靶点位置,避免神经损伤、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为治疗提供了保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