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3-25
原创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超高压球囊联合 Shockwave 冲击波球囊治疗重度冠脉钙化介入手术

3 月 20 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廉哲勋教授团队成功完成山东省首例超高压球囊联合 Shockwave 冲击波球囊治疗重度冠脉钙化病变介入手术,标志着青大附院冠脉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超高压球囊联合 Shockwave 冲击波球囊治疗重度冠脉钙化介入手术

患者王大爷今 71 岁,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在当地医院实施造影检查后显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中段有弥漫、严重狭窄伴重度钙化及血管迂曲,因在当地无法进行介入治疗而转入青大附院。心血管内科廉哲勋教授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充分讨论,决定在血管内超声评估下,为患者采用 Shockwave 冲击波球囊钙化斑块碎裂技术进行治疗。

术中,由于患者病变钙化严重且血管迂曲,血管内超声导管和冲击波球囊均无法完全到位,因此,手术团队先采用小型号超高压球囊顺利通过病变并进行充分扩张(30 大气压),此时扩张部位的环形钙化已有部分断裂,但在远端又发现了一处 360 度环形钙化,且在应用普通高压球囊扩张时出现了「狗骨头」现象(钙化病变无法扩张),团队再次采用超高压球囊(30 大气压),使病变得以充分扩张,随后冲击波球囊成功到位,手术团队也顺利完成了后续的钙化斑块碎裂术和支架植入术。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超高压球囊联合 Shockwave 冲击波球囊治疗重度冠脉钙化介入手术
普通高压球囊无法充分扩张钙化病变,出现「狗骨头现象」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超高压球囊联合 Shockwave 冲击波球囊治疗重度冠脉钙化介入手术
更换超高压球囊后使钙化病变充分扩张

相关链接

严重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常难以充分扩张,无法植入支架,或植入后支架膨胀不全、贴壁不良,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增加再狭窄的发生率,这也成为了心血管介入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青大附院自 2022 年 7 月开展山东省首例冲击波球囊钙化斑块碎裂术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廉哲勋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我国冲击波球囊专家共识的撰写。该技术可通过球囊内脉冲产生的声压力波,将血管壁内膜和中膜下的钙化病变震松软,达到钙化斑块修饰的效果,扩大管腔面积,为后续的支架植入和展开提供充分的条件。但如果遇到重度钙化、弥漫、迂曲的病变,冲击波球囊无法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斑块旋磨技术为冲击波球囊开辟通道,但旋磨技术费用高、操作复杂,存在血管夹层、穿孔、破裂和无复流等风险。

此次介入手术使用的超高压球囊,不同于普通高压球囊(爆破压力为 16-20 大气压),由于超高压球囊采用双层球囊皮设计,内软外韧,具有超高耐压性,爆破压力最高达 36 大气压,可有效应对坚硬钙化病变,同时抗刺破能力是普通高压球囊的 2 倍;与此同时,其极小的头端导入外径,提高了头端通过钙化病变的能力,能够为冲击波球囊顺利到位开辟通道。

小型号超高压球囊联合冲击波球囊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也让青大附院在治疗复杂冠脉钙化病变方面拥有了新的有力「武器」,为钙化病变介入治疗再添新的解决方案,将惠及更多患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