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1-22
原创

新生儿腹腔肿瘤「夹缝求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镜微创「攻坚克难」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联合新生儿科、麻醉手术部成功为一位出生仅 7 天龄新生儿,利用 3 mm-5 mm 腹腔镜微创手术,完整切除一复杂腹膜后肿瘤。

该患儿来自榆林市,母亲产前 12 天胎儿 B 超显示腹腔包块,在当地医院足月后剖宫产出生,完善腹部超声及 CT 显示患儿左侧腹腔脾肾之间有肿物占位,为进一步诊治转入交大一附院新生儿科。

入院后,新生儿科及小儿外科立即完善术前准备及评估,B 超显示肿物增长明显,同时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ⅡA 级)。由于患儿腹腔肿物短时间内生长快速,有压迫邻近脏器、导致胃肠道梗阻、甚至破裂出血的风险,必须尽快手术,否则将危及患儿生命。最终,曹振杰教授为患儿制定了以 3 mm-5 mm 腹腔镜为主的微创手术,为该患儿开展新生儿腹腔镜手术。

由于新生儿气管直径小,气管插管异常艰难,稍有不慎都可能面临喉部发育不良、喉腔狭窄、分泌物过度、气管痉挛、窒息的严重后果,最终,在新生儿科王芳会、宁芬茹医师和麻醉手术部的相互协作下、顺利的为患儿插管给予生命支持。

新生儿腹腔肿瘤「夹缝求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镜微创「攻坚克难」
新生儿科、麻醉手术部通力合作为患儿进行气管插管

因为患儿月龄小、腹腔空间小,同时合并 NEC 肠管胀气明显,导致腹腔镜手术视野更加有限,操作难度不断升级。上邻脾脏,左邻肾门,压迫推移肾上腺,右邻胰尾,下邻结肠,附近的每一个器官都极其重要且容易损伤,小儿外科曹振杰教授凭借多年丰富的腹腔镜微创手术经验,小心翼翼地依次将其与周边器官完整分离,巧妙地将肿物完整切除,又避免了重要组织产生损伤,手术顺利完成。

新生儿腹腔肿瘤「夹缝求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镜微创「攻坚克难」
新生儿腹腔肿瘤「夹缝求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镜微创「攻坚克难」
3 mm-5 mm 联合腔镜操作
新生儿腹腔肿瘤「夹缝求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镜微创「攻坚克难」
术后伤口:3 个「戳卡孔」

交大一附院儿科在周熙惠主任带领下,整合产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麻醉手术部等多学科,开展 MDT 合作,在西北地区儿童诊疗方面独具特色。小儿外科团队在曹振杰主任的带领下,也逐渐往精细化管理和优质化护理方向发展。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意味着有更多的新生儿期肿瘤可以避免传统「开大刀」。为广大的患儿和家属,提供更好的选择。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