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1-17
原创

宝宝先天性肺气道畸形,妇幼专家多学科协作「妙手回春」

近期,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科接到一例特殊患者的术前通知单,该术式是目前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新术式。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对婴幼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诊治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更展现出了麻醉手术科精密配合的的技术服务水准。

小明(化名)出生前,妈妈在做产前检查时,发现小明肺部病变,考虑先天性肺气道畸形。儿外科安俊军主任建议妈妈定期产检、安心待产,待小明 1 周岁之后来施行手术治疗。

一年过去了,妈妈带小明按计划来到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准备手术。

经检查,明确病灶位于右下肺。

按照以往传统手术的经验,需要进行右下肺叶切除术。这样虽然切除了病灶,但同时也切除了右下肺大量正常的肺组织。

小儿胸外科团队经过考虑,决定在 12 月 15 日为小明施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病损切除术+右肺下叶病损切除术。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的右下肺组织。

小孩子胸腔容积小,操作空间有限,而且毗邻心脏发出的大血管,手术难度较大,需要手术医生精细的操作和良好的术中麻醉管理完美配合。经儿外科、麻醉手术科等 MDT 会诊,制定了合适的手术方案——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肺病损)切除术。

困难气道处理不当是造成麻醉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麻醉科曹雅俊医生考虑到由于主刀医生需要在右肺切除病损组织,所以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置入封堵器行单肺通气。但是难度在于小明才一岁,右肺上叶的封堵效果不好。

在麻醉手术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曹雅俊医生与陶李医生一次性成功进行气管内插管。操作期间,小明生命征平稳,脉搏氧饱和度最低为 94%,没有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将小明平安转运至 PICU。

宝宝先天性肺气道畸形,妇幼专家多学科协作「妙手回春」

宝宝先天性肺气道畸形,妇幼专家多学科协作「妙手回春」

01 关于儿童先天性肺气道畸形

儿童先天性肺气道畸形为儿童罕见病,近些年来却越来越常见,此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

先天性肺气道畸形,曾叫先天性肺囊腺瘤。实际上囊腺瘤并不是肿瘤,而是先天畸形,因此,最新名字改成先天性肺发育畸形。过去,将先天性气道畸形分为三个类型:大囊、中囊、微囊。现在,分为 0、1、2、3、4 型。

0 型基本上病变非常广泛,预后较差。4 型也相对罕见,和恶性肿瘤——囊性胸膜外肺母细胞瘤关系比较密切。

02 可通过产检 B 超检测出来

先天性肺气道畸形为罕见病,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常见。这和目前产前检查的手段也有一定关系。在过去,产前检测手段发现不了,等症状出现往往病情非常严重,因此,发病率低,治愈难度高。现在,产前检测、产前咨询较为普及,胎儿一旦患病,可以通过 B 超检测出来。因此,孕妇按要求产检是相当有必要的。

03 临床治疗方法较为成熟

一旦发现婴儿患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疾病,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切除部分肺叶。

在国内,临床专家们会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包括肺部成熟度、感染几率、肺发育空间等方面之后,推荐患儿三到十二个月进行手术。

目前的临床治疗手段已经较为成熟,早发现、早治疗、早切除,不会耽误孩子的健康成长。

04 术后不良影响小

一般情况下,手术顺利结束后,基本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常见并发症为皮下气肿。一般会自己吸收,家长们不用过度担心。

供稿:供稿:麻醉科 曹雅俊、林洁 小儿外科 安俊军

编辑:冯杉杉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