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1-03
原创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学科深度融合打造无壁垒的康复医院

打造「温暖的康复」,医治身体也慰藉心灵

康复治疗要不要在早期介入 ICU 患者的治疗,这原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康复治疗进入 ICU,不仅可以提升就医体验,让患者更快走出 ICU,还能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

然而在现实中,受限于康复治疗师数量和医院管理体系等原因,康复及早介入 ICU 中 患者 的治疗,以及康复科与其他临床专科融合却并不多见。

「当我们为 ICU 中的患者进行言语治疗时,就会有人提出来,『病人都插管了,不能说话,做语言治疗是多此一举』,这样的例子说明大家对康复的认识并未在临床中达成一致。」

在 2023 年 12 月 6 日举办的「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 10 周年庆典暨神经重症康复论坛」上,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谢欲晓在会后坦言:如何推动康复医学发展,让更多患者受益,不仅需要医院管理者意识到康复的重要性,更需要政策制定部门加强与临床沟通,让更多康复治疗顺利「落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学科深度融合打造无壁垒的康复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 谢欲晓

事实上,康复医学与其他专科深度融合,在和睦家各家医院已经运行得相当顺畅。和睦家北京区和深圳地区总经理、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在论坛现场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康复医学事业蓬勃发展,自己很庆幸当年选择在北京建设一家优质的康复医院。

期待和睦家康复医院的同事们创造出一个没有围墙和边界的康复医院,让康复理念从康复医院走出去,并渗透到北京区域里和睦家各个诊疗机构,让北京和睦家的各个学科与康复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学科深度融合打造无壁垒的康复医院
和睦家北京区和深圳地区总经理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 盘仲莹

坚持早期介入,身体、语言多方位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更好回归生活

康复医疗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

尽管我国的康复医学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加速推进,康复医疗行业如今早已成为医疗体系升级的重要一环。在完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过程中,康复医疗越来越成为决定患者回归健康生活的推动因素。

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有康复需求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包含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群体、术后人群等,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脑卒中患者,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而早期通过系统、科学的康复治疗,能够使大部分患者恢复生活自理,甚至部分患者回到工作岗位。

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2019 年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在卒中康复管理一章中指出,卒中患者病情稳定 24 小时后尽早进行康复治疗,选择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医疗总监周景升表示,和睦家在康复治疗上的理念就是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上尽早介入,以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学科深度融合打造无壁垒的康复医院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医疗总监 周景升

「以 ICU 患者为例,一旦病情稳定,就应评估患者的身体及认知功能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例如 ICU 中气管插管的患者,我们在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会为他佩戴上发音阀,这样患者就能发出声音,简单表达自己的诉求。不仅对其语言恢复有好处,更是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医患双方也通过更好的沟通建立信任,最终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周景升对健康界说道。

同时,早期康复介入可以让患者后期治疗的依从性更好,缩短治疗时间,更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体来看,如 ICU患者 更早接受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就可以减少呛水导致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从而降低由此带来的 患者 死亡率。

与其他专科医生组建 MDT 团队, 康复科医生「挑大梁」

作为 患者 恢复健康道路上的「路引」,康复医学发展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重视。

2023 年 11 月 7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制定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评估操作手册(2023 版)》,其中提到将「是否提供康复外科服务」这项指标作为三级医院和医联体内牵头医院的定性指标。在手册发布的 6 个多月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加速康复外科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有关工作提出要求。

政策「落地」在短期内并非易事。在不同的医疗机构有不同的考核体系,如果康复科与其他临床科室在独立核算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交织在一起的组合。

然而,传统的学科划分方式往往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全面性和复杂性。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便打破了这种专科「壁垒」,以疾病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这意味着 患者 经常会由不同科室的医生一起配合进行治疗。在这其中颇为重要的便是康复科医生。

「康复科医生经常会与其他专科医生一起查房,进行 MDT 讨论,无论是在康复医院还是其他院区,和睦家对需要康复的 患者 会诊和转诊渠道都非常畅通。」和睦家康复医院副医疗总监周景升说。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学科深度融合打造无壁垒的康复医院
北京和睦家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 常鹏飞

北京和睦家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常鹏飞仍然记得,曾经有一位脑外伤的中年女士在北京和睦家医院本院进行手术,手术成功后便转诊至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几天后,患者出现癫痫和脑积水等常见并发症,迅速被转诊至北京和睦家本院接受手术,相关问题解决之后便又回到康复医院。经过一系列治疗,患者顺利出院。医生在之后的随访中了解到,患者已经可以同手术前一样工作和生活了。

「和睦家的管理从机制上便是『医生围着病人转』,需要哪个专科的医生,哪个专科的医生就会立刻参与进来。」常鹏飞说。

打造「温暖的康复」, 医治身体也慰藉心灵

成立于 2013 年 6 月的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拥有 101 张床位,服务范围包括神经康复、重症康复、骨科康复、运动康复、心肺康复、慢病管理、肿瘤康复、缓和医疗等。通过中医、营养、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高压氧、水疗设施等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康复服务。

医院于 2014 年、2017 年和 2021 年连续三次通过国际 JCI 认证,2018 年入选北京市首批老年友善医院。

本次神经重症康复论坛恰逢北京和睦家医院开诊十周年。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知名专家围绕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评估、内外科治疗、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护理、营养支持等内容,深入研讨神经重症患者康复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技术等议题。

与会专家就神经重症患者的临床评估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认为,准确的临床评估是制定有效康复治疗方案的关键。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学科深度融合打造无壁垒的康复医院

据周景升介绍,康复治疗的目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让患者重建身体机能,第二是要让患者重返社会,第三也是最高层面,是帮助患者从身心各个方面,重建品质生活。

因此,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要做「温暖的康复」,不仅要医治患者的身体,更要慰藉患者的心灵。

文/健康界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