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2-22
原创

宝宝 7 天未大便,以为是攒肚子,没想到是巨结肠!

达芬奇机器人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近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小儿普通外科成功为一位年仅 1 岁 6 个 0 大的小患儿明明(化名)进行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据悉,明明是我院截至目前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年龄最小的患儿。

宝宝 7 天未大便,以为是攒肚子,没想到是巨结肠!

这是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在西北 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手术的首次应用,标志着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外科技术再上新台阶。
01

吃得很少,却肚大如『球』

小宝宝一出生就有「怪」毛病

明明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了大便排出困难的情况,常常一整周都不拉『臭臭』,肚子胀得鼓鼓的,像装了个小皮球似的。有时候还会呕吐,胃口一直不好。

宝宝 7 天未大便,以为是攒肚子,没想到是巨结肠!

1 岁 6 个月的孩子,却只有 11 kg,比同龄人瘦小很多。家里人刚开始认为是孩子「攒肚子」,再不济就是个便秘。

但随着明明排大便越来越困难,大便头端出现硬硬的、小小的颗粒状,甚至常常把肛门口撑破出血,家长这才意识到孩子身体可能出了什么「毛病」。

02

确诊「先天性巨结肠」

手术难度大,『大奇』显身手

明明一家来到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就诊于小儿普通外科,经检查后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

宝宝 7 天未大便,以为是攒肚子,没想到是巨结肠!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又叫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指肠管的发育畸形,该段肠管由于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使粪便堆积在近端的结肠,从而导致该段肠管肥厚、扩张,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的便秘,以及进行性加重的腹胀、反复的呕吐。

通俗点说,就是当大肠有大便的时候,肠壁感受不到,大便长期贮存在结肠内。时间一长,结肠就被动扩张,形成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需把没有神经细胞发育的肠管和被动扩张的肠管切除。早期是要切开腹部和肛门内粘膜。后来采用传统腹腔镜联合肛门切口手术。

明明年龄小、体重轻,手术难度较大,对手术的精细操作要求也高。经小儿外科详细的术前评估与讨论,决定采用操作更为精细的达芬奇机器人为明明做手术。

宝宝 7 天未大便,以为是攒肚子,没想到是巨结肠!
宝宝 7 天未大便,以为是攒肚子,没想到是巨结肠!
手术中

术前,小儿外科团队与相关科室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讨论,周密考虑患儿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最大程度减少术中风险。

宝宝 7 天未大便,以为是攒肚子,没想到是巨结肠!

最终,借助达芬奇机器人超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基本无出血,也无输血。

宝宝 7 天未大便,以为是攒肚子,没想到是巨结肠!
宝宝 7 天未大便,以为是攒肚子,没想到是巨结肠!

随着明明小宝贝的顺利康复,标志着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小儿普通外科将进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时代,今后也会更多地将这项先进技术应用到小儿外科手术中。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