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2-20
原创

东阳市人民医院心脏手术团队为 52 岁的先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生……

由于患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王先生一直以来便无法剧烈活动,半月前甚至只能卧床,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东阳市人民医院,王先生接受了陈立军团队的手术治疗,终于摆脱困扰多年心脏疾病。

先心病 52 年

男子遭遇凶险时刻

11 月 17 日,家住白云街道的王先生感觉到自己出现胸闷气促的情况,并且全身出现了凹陷性浮肿的症状。在夜间睡觉时,一平卧胸就更闷得慌,整个人也没有力气,甚至下地行走都成了一件困难事。

考虑到自己有先心病,王先生不敢怠慢,立马在家人的帮助下来到了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东阳市人民医院心脏手术团队为 52 岁的先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生……
(图片素材来源于千库网)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心超检查显示,王先生是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合并房间隔巨大缺损(混合型)。房水平右向左分流。同时,他的右心、左室增大,左房偏小,左心功能减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

据陈立军主任介绍,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是指四条肺静脉均未直接与左心房连接,而直接与右心房、腔静脉或其主要分支相连通,致使肺循环血液回流到右心房的畸形,成人型尤其罕见。

由于大部分肺静脉血通过右房进入右室重新进入肺循环,导致右心容量负荷明显增加,肺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多,可引起右心明显增大,继而引发肺动脉高压,严重威胁生命。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很容易在新生儿期就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等症状,尤其当合并肺静脉梗阻时,患儿将出现肺水肿和心衰竭等难以控制的并发症。王先生能活到 53 岁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陈立军主任团队根据王先生的病情及身体基础条件,对他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最终决定为其开展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的心脏超声和心脏 CTA 检查结果,决定为王先生施行体外循环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房缺修补+三尖瓣成型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团队的保驾护航下,陈主任精准下刀,手术正式开始。

术中,探查发现王先生的房间隔缺损竟有约 4 cm*3 cm 大小,各肺静脉未汇入左房,而是汇总到垂直静脉,再与左无名静脉汇总到上腔静脉。紧接着,陈主任开始进行矫治与修补,整个过程考验着医生的耐心与技术。

经过几小时紧张的手术治疗,王先生的心脏畸形终于得到纠正,并且顺利恢复心跳,术后王先生转入了重症监护室。在重症监护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王先生心肺功能恢复顺利,并且成功脱离呼吸机。

东阳市人民医院心脏手术团队为 52 岁的先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生……
(图片素材来源于千库网)

成人型先心病更是拖不得

说起先心病,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只会发生在儿童或者青年人身上,但其实,成年后才被发现先天性心脏病的并不少见。

据陈立军主任介绍,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中占前四位的疾病分别是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瓣二叶畸形。

东阳市人民医院心脏手术团队为 52 岁的先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生……
(图片素材来源于千库网)

相较于儿童先心病来说,成年人由于患病时间已经很长,异常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让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这时如果及时手术,治疗效果也还较好;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及病情的加重,成人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可能会从可治愈性疾病发展为可治疗性疾病,最后发展为不可治疗性疾病。

尤其是像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易伴随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阻塞性疾病、肾脏疾病等,使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起来更为棘手。

因此,陈主任提醒,王先生的病情是属于极端幸运的情况,建议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还是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这么长时间都没事就拖延治病,这只会使病情恶化,增加手术难度,甚至危及生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