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2-11
原创

2023 ASH 开幕 | 陆佩华院长携 CAR-T 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研究亮相

2023 ASH 开幕 | 陆佩华院长携 CAR-T 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研究亮相
陆道培团队一项 CD7 CAR-T 治疗 R/R AML 的Ⅰ期临床研究亮相 ASH

第 65 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 2023 年 12 月 9 日~12 日以线下(美国圣地亚哥)及线上的形式召开。本次会议我国学者大展风采,贡献了 60 余项研究成果。CAR-T 作为血液疾病领域亮眼的「明星」,也没有缺席。

由我国陆道培医院陆佩华教授口头汇报的「自体 CD7 CAR-T 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最新结果受到了颇多关注。借此机会, 医学界血液频道特邀陆佩华教授解读研究亮点以及畅谈 CAR-T 相关内容!

R/R AML 的治疗存在困境

R/R AML 预后较差,即使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也是如此,临床迫切需要新型治疗方案。陆佩华教授认为,在新疗法的探索中,靶点选择十分重要,约 30%AML 患者在其白血病母细胞和恶性祖细胞上表达 CD7。

既往陆道培医院报道了 60 例应用自然选择的 CD7 CAR-T(NS7CAR-T)治疗 T 细胞急性白血病及淋巴瘤的患者,表现出显著疗效,并具有良好安全性。在本次入选 ASH 年会的一项 I 期临床研究(NCT04938115)中,进行了 NS7CAR-T 拓展到 CD7 阳性 R/R AML 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的观察及评估。

研究者解读:深度缓解的曙光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1 月,研究共纳入 10 例 CD7 阳性 R/R AML 患者(CD7 表达>50%),中位年龄为 34 岁(7 岁-63 岁)。入组患者中位肿瘤负荷为 17%,有一例患者表现为弥漫性髓外病变(EMD)。从细胞分离到 CAR-T 细胞输注的中位时间为 15 天,在进行输注前,对于病情迅速恶化的患者,允许进行过渡治疗。所有患者连续三天接受静脉注射的氟达拉滨(30 mg/m2/d)和环磷酰胺(300 mg/m2/d)淋巴去除化疗。

入组前,患者经历了中位数为 8(范围:3-17)的前线治疗。7 例患者进行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移植到复发的中位时间间隔为 12.5 个月(3.5-19.5 个月)。在输注后,循环 NS7CAR-T 细胞的中位峰值为 2.72×105 拷贝/μg(0.671~5.41×105 拷贝/μg)基因组 DNA,根据 q-PCR,在大约第 21 天(第 14 天至第 21 天)发生,根据 FCM,在第 17 天(第 11 天至第 21 天)时发生,占 64.68%(40.08%~92.02%)。

陆佩华教授表示,研究入组的患者最高肿瘤负荷接近 73%,甚至有一例患者之前接受了 17 种治疗。而接受过 allo-HSCT 的患者,至少 2 例患者移植后 6 个月内出现了复发。可见,这些患者的治疗是充满「艰难险阻」的。

充满希望的数据

在 NS7CAR-T 细胞输注后四周,有 7 例(70%)达到骨髓中的完全缓解(CR),6 例达到微小残留病变(MRD)阴性的 CR。3 例患者未达到缓解(NR),其中 1 例 EMD 患者在第 35 天 PET-CT 评估中表现为部分缓解(PR),所有 NR 患者后续都发现了 CD7 丧失。

中位观察时间为 178 天(28 天-776 天)。达到 CR 的 7 例患者中,3 例既往移植后复发的患者在 NS7CAR-T 细胞输注缓解后大约 2 个月进行了巩固性的第二次 allo-HSCT,1 例患者在第 401 天仍保持无白血病生存,而 2 例二次移植患者在第 241 天及 776 天因非复发的原因死亡;其他 4 例未进行巩固性 allo-HSCT 的患者中,3 例患者分别在第 47 天、第 83 天和第 89 天复发(三位患者均发现 CD7 丧失),1 例患者死于肺感染。

安全性方面,输注后多数患者(80%)经历了轻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其中 7 例为 I 级、1 例 II 级,有 2 例患者(20%)经历了 III 级 CRS。没有患者出现神经毒性,1 例出现轻度的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

该结果显示,NS7CAR-T 或为一种在 CD7 阳性 R/R AML 患者中实现有效初始 CR 的有前途的方案,即使是前期经历了多线治疗。并且该方案在 allo-HSCT 后出现复发的患者中亦然,且安全性可控。

陆教授表示,「通过我们此次得到的数据来看,CD7 CAR-T 治疗 R/R AML 前期效果及耐受性相当不错,绝大部分患者能够达到 CR,而且是深度缓解,这实属不易。而在 NR 患者或复发患者中,CD7 丢失是主要问题。为全面评估 NS7CAR-T 在治疗 CD7 阳性 AML 方面的疗效,后续无疑仍要通过更多患者群体、更长随访时间得到更多数据以进一步验证,但这些也给了临床很大希望和信心。」

黎明之前,吾辈仍将上下而求索

此项Ⅰ期临床研究缘何得到 ASH 的青睐,纳入到备受瞩目的口头汇报环节?

陆教授表示,虽然只是样本量较小的Ⅰ期研究,仍然得到了会议的重视,这充分说明在 AML 的治疗上,国内外都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手段。而 CAR-T 治疗更是近年血液疾病中最亮眼的一道光,其在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得到了较快进展。但在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CAR-T 治疗仍有太多未知需要探讨,这也是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临床医生们都非常关注的热点,而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一旦有研究取得成果,就会获得学界关注,进一步探讨分享能否推动领域的发展。

研究背后往往有太多不为人所知的困难需要跨越,陆佩华教授也谈道,「这条路走起来非常不容易,但学者们都不会放弃,仍然在一步一步前进,为每一小步所取得的成绩共同欢欣鼓舞、总结讨论。仅仅是目前的化疗和移植,远远不能让 AML 患者得到充分治疗,CAR-T 治疗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比如靶点选择等等。我们团队从 2015 年到现在,不断尝试和推进相关工作,一直相信通过不懈努力,能够真正有所突破。」

同时,对 CAR-T 治疗,陆教授也呼吁我们理性对待。CAR-T 不是神药,需要掌握其使用适应证,还要处理好应用过程中的并发症,这需要很多探索和数据积累,通过不断优化使其发挥最大化作用,为患者带来生机。不论如何,希望所有研究成果能够回归临床,为患者造福!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