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6-30
原创

1 岁男童肠子卡住,险坏死!警惕大腿根部这种「鼓包」

3 个月前,在刚满 1 岁的小辛哭闹时,家长发现其右侧大腿根位置鼓起一个「包块」,摸起来软软的,也不疼。小朋友安静一会儿后「包块」又自行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

肚子鼓起「包块」竟是肠子脱出

到家附近医院就诊,诊断为右侧腹股沟疝,医生建议 2 岁后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

俗称「小儿疝气」、「脱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根本病因是腹壁薄弱或有缺口(小儿出生时鞘状突未闭合导致),腹压增加时,肠管从缺口处掉出。

此后,「包块」反复多次出现又消失,但均未影响日常生活,便未再就诊。

小儿疝气 一招判断

6 月 26 日,因连续 10 天感冒、发烧,小辛又一次哭闹不止,「包块」随之再次凸出。同时,小辛开始出现进食后呕吐,吃什么吐什么。家长以为是感冒加重导致。一夜过后,「包块」仍没有消失的迹象,并且一碰到,小辛就因疼痛而哭闹。一家人意识到情况不妙。

或有肠管坏死!多学科联合救治

6 月 27 日一大早,小辛一家匆匆来到重庆松山医院普外科门诊,张超教授接诊,判断为腹股沟嵌顿疝,即肠管脱出卡死,导致肠梗阻,引起腹痛、呕吐、发烧。

由于嵌顿时间较长,不排除肠管坏死的可能,情况尤其紧急。又因患者年纪太小,无法配合手法复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腹股沟嵌顿疝 迅速了解

在详细评估全身情况后,考虑感冒引起肺部感染,术中麻醉和围手术期治疗尤为关键。

普外科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兒科/新生兒科、麻醉科共同探讨制定周全的手术治疗方案。

同时,医护团队以最快速度完善术前准备,并与家属充分沟通情况。

精准微创手术「修补」腹壁缺口

经充分术前准备,在张超教授指导下,聂泓宇副主任医师主刀,迅速为其开展急诊腹腔镜下嵌顿疝复位及疝囊高位结扎手术。

术中探查发现,肠管已重度扩张,腹腔有积液,腹壁缺口约 3 厘米,回肠卡进疝囊约 10 厘米,并且已充血水肿。

1 岁男童肠子卡住,险坏死!警惕大腿根部这种「鼓包」
△ 腹壁缺口,约 3 厘米

将脱出肠管复位后,仔细排查,所幸未发现肠管坏死、穿孔。随后,进行疝囊高位结扎,将腹壁缺口封闭。

1 岁男童肠子卡住,险坏死!警惕大腿根部这种「鼓包」
疝囊高位结扎,腹壁缺口封闭

不到半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因采用腹腔镜微创术式,切口仅 5 毫米、2 毫米,以及一个针眼大小的孔。

1 岁男童肠子卡住,险坏死!警惕大腿根部这种「鼓包」
腹腔镜微创,切口仅 5 毫米、2 毫米、一个针眼

术后,因救治及时,小辛愈后较好,后转入兒科/新生兒科进一步接受观察及治疗。

*文中患者采用化名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